:::: 理雅各布与翻译的技艺 ::::
司马麟 英国杜伦大学
理雅各布(1815-1897)是英国人,更确切地说是苏格兰人。他曾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从1843到1873年,在香港工作了30年。他自学汉语,并在担任传教士工作之余,第一次将四书五经完整地翻译成英文。由于出版费用太高,理雅各布安排从伦敦运来铅字、纸张、油墨等,自己在传教机构的印刷机上印行了8卷本的著作。理雅各布从香港一家主要的英国鸦片商人的公司接受了印刷用的资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曾同意鸦片贸易,而且实际上,他后来参加了大不列颠的禁止鸦片贸易运动。回到英国后不久,理雅各布被任命为牛津大学的第一位汉语教授,他担任这个职位直至去世。在这期间,他进一步翻译道家和佛家的文本,讲授中国宗教和哲学,并出版这方面的书籍。理雅各布的观点-尤其是其后期的观点抱有一种想要把传统中国思想看作在宗教道德态度上与基督教有许多共同之处的愿望,其中流露出牵强比较的倾向,遭到其他基督教传教士的批评。20世纪初,主要由于文体上的原因,理雅各布的翻译渐渐被冷落,但是,尽管理雅各布的第一部译作出版距今已有近150年之久,他的译文仍然被作为评价其他英译中国经典文献的范本。他的翻译全集于1960年由香港大学出版社重新出版,且不同出版商出版的单行本也仍然在发行之中。理雅各布的翻译从不同的角度受到人们的批评:技术、风格、诠释、描述等等。本论文将探讨同理雅各布的翻译有关的一些问题,力图将这些问题放在它们各自的语境中,并且对一些批评的有效性进行评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