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7日
 

 

 

:::: 清季中国人种、文明西来说研究——以法国汉学家拉克伯里学说进入中国为例 ::::


李 帆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清季,随着西方人种学、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中国人种和文明的起源问题,受到西方、日本学者的关注,出现各种不同的说法。众说纷纭中,最能博得中国知识界赞赏和信从,并令章太炎、刘师培、梁启超等知名学者与思想家推崇的,是巴比伦和帕米尔昆仑山两种西来说。其中巴比伦说论证较为系统严密,尤得中国学者青睐。巴比伦说的发明者为法国汉学家拉克伯里(Terrien De Lacouperie),他主张中国人种、文明自西而来,巴比伦是发源地。他的论著大多在19世纪80年代发表,不久传至日本,白河次郎、国府种德1900年写作《支那文明史》时曾引用他大部分的理论(《支那文明史》1903年被上海竞化书局译为中文出版),尤其详细征引了他关于中国早期文明相似于巴比伦文明的大量实例,以为确证。在日本学者的中转下,拉克伯里学说得以迅即进入中国,受到部分中国学者的认同。章太炎即是率先信奉并积极为之推波助澜者。与章太炎同调而相互支持者为蒋智由、刘师培、宋教仁等人。1903-1905年间,蒋智由在《新民丛报》上连载《中国人种考》,用了相当的篇幅,介绍拉克伯里的"支那太古文明公元论"(Western Origi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而刘师培则以一系列论著阐发该说,并运用己所擅长的文字音韵之学和中国典籍中的某些记载对之加以印证,使其更具说服力。作为汉学史上的一个典型事例,拉克伯里学说何以会在清季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进入中国,何以会得到章太炎、刘师培等国粹派知识分子的认同,何以会由此而产生较大影响,等等,这些都是本文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