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化与当下中国的社会形态 ::::
秦明瑞 北京大学
近30年以来,全球化已经给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变化,这种影响和变化不仅还在继续发生,而且在不断扩大和深化。(弗里德曼2006)全球化正在使地球变得平坦,变成同一幕戏的舞台。(弗里德曼2006,Defarges 2001)
在全球化引起的这些变化中,当下中国社会呈现什么样的形态?这是值得海内外中国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当下中国社会形态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征:
农业正在扩大,农业社会却在快速萎缩。技术创新使得农业产值不断提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减少,与此相适应,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这就使得农村实际人口锐减,人口老龄化、女性化趋势增加,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加固化:传统的礼尚往来、宗教活动、冲突处理等都在被正常实践。
随着城市对农村人口的全面开放,昔日的进城务工农民正在逐步过上城市居民的生活:家属迁入城市、子女在城市入学、享受城市公共设施和服务,等等。这就使得城市社会快速扩大、城市社会的异质性扩大。
作为全球化互动的主要空间,城市社会正在经历着复杂的外来文化影响,并且将这些影响揉进本土文化,生产着多样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种类。
在城乡二元格局被打破的同时,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在加快、职业种类在增加、收入水平在分化、受教育的机会和程度在分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趣味在多样化。
在市场经济的格局基本形成的同时,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方式和手段显得滞后,使得经济生活的规范化程度低,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寻找行为规则和策略的强制较大,行动成本偏大。
社会再分配机制滞后于社会财富增长速度和水平,导致贫富差距过大。
社会保障机制建设滞后于社会发展,使得个人和家庭必须承担社会救助压力,也引起了相关机构中不良行为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