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1-12

中 国 · 北 京

Home / Conference Report
Conference Report

[Parallel Panels] The Quarrel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Sinology Paradigms(Ⅱ)

文/廖浩天 图/曹学莲

2016-12-22

2016年11月12日上午,第五届世界汉学大会第四组分组会议“汉学范式的东西之争”在国学馆325室继续展开讨论。与会的学者们围绕着“韩中文化交流“、”但丁的普世性价值“、”单一语言主义“、”日本当代女性史诗之中国化现象”这四个主题分别展开了交流与讨论。

首先发言的是韩国外国语大学的林大根教授,他发言的主题是《韩中文化交流的历史议题》。林大根教授梳理了92年中韩交流重启以来的各个阶段,将其划分为了四个层面:文化外交、文化贸易、文化传播和文化矛盾。林教授认为,自1994年“韩中文化交流协定”签订以来,双方的文化外交都形成了很多成果。2013年,“韩中人文交流共同委员会”的成立,更进一步说明了双方对“人文纽带”的聚焦与重视。但他认为,双方过于强调交流的安全性,导致双方对某些话题有回避倾向,当下,我们应该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直面问题。除此之外,林教授还特别阐释了韩流的发展历程,韩流生于韩国,但在日本占领与美军驻兵时期曾吸收了部分日本、美国文化,同时还受到香港文化的影响,这是它广为大众接受的奥秘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金海鹰教授对林大根教授作出回应,她特别赞同林教授对韩流的界定以及对中韩交流四个层面的总结。她对中韩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受众问题。同时,金教授希望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能更加注重“翻译“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沟通与了解。

第二位发言的学者是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的朴商辰教授,他作了名为《 现代韩国的但丁接受史研究》的主题发言。朴教授从一位著名的但丁研究者——艾略特谈起,他指出,“可读性”与“隐喻”是艾略特所认为的但丁研究的两大基石,意大利方言写作有利于作品贴近大众,而大量的隐喻能让人联系其无穷无尽的意象,容易为人传播与记忆。此外,朴教授指出,但丁写《神曲》之时,现代民族国家尚未产生,但其作品之中已能看出有关民族国家的想象,这为《神曲》在后世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紧接着,朴教授对传统的“普世性研究”提出质疑:传统但丁研究者所站的立场,是否是一种“殖民语言体系”;这样一种“普世性”,是否只是西方的普世性。此外,在现代民族国家普遍建立并成熟的时代,《神曲》的普世性是否会逐步失去其先见的价值。随后,朴教授指出,但丁的普世性在于“矛盾”(“普世性来自于自身的挣扎”),他可以不断被“修正”。这种可变性超越了国家主义。它(《神曲》的传播与可变性)是一个启蒙的,坚持现代化,反对同化的过程。

中国人民大学的曾艳兵教授对朴教授发言作出回应,他十分赞同朴教授对“它作为一种世界性存在,能否代表东亚人民的意志”这一问题的质疑。除此之外,他还提出两个问题,希望能够继续研究:《神曲》如何在落后的托勒密天文系统背景下,超越了时间性成为经典;它如何以一种地区性的方言,成为了世界性的名著。

韩国首尔女子大学的赵星媛教授带来了名为《在东亚比较文学处境下再思“世界文学”》的发言。赵教授由她自身经历谈起,引出“Google心态”的说法——我们通过Google、照片,或许能大体上了解某物,但仍然不够清晰,这种了解是远距离的。她认为现代的世界文学正面临着这样一个情况——“单一语言主义”的兴起。部分英文世界的学者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英文看到大多数资料,因此没有必要要求学生学习其它语言。但赵教授认为,通过译文来阅读文本,是“封闭性阅读”,也是远距离的:阅读必须要努力“沉进去”,而“沉入”的钥匙就是语言。她还提出另一问题,即“译者的不可见性”(劳伦斯·韦努蒂)。通过译文来阅读,读者会认为原文就是这样,这就会造成某些“无法被译文翻译的意思的错误理解和丧失”,在很大程度上对文学交流造成障碍。赵教授认为“单一语言主义”在整体上是不利于世界文学发展的,她指出,与其过分注重翻译的流畅性,我们更应该注重在文学领域翻译的“人文性质”,在一定程度上牺牲流畅性,换取人文特性,这是值得考虑的。

接下来是北京大学金永兵教授的回应,金教授十分赞同赵教授对于“译者不可见”论断的阐述与发挥,并表达了对赵教授提出的“Google心态”的浓厚兴趣。他认为赵教授抓住了一个关键点,即在单一语言主义之下,世界文学就变成了一个以“英语”为主的翻译文学。并认为需要进一步探讨:“文化”,尤其是作为其结晶的文学,是否可译。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来自日本筑波大学的平石典子教授,她带来了名为《作为一种理想平台的中国化世界,日本当代史诗玄幻与少女的想象》的发言。平石教授从实际生活出发,以几部日本动漫(《十二国记》、《彩云国物语》)为本,讲述了在日本当代“女性史诗”创作中,表现出的浓厚中国文化色彩(比如“麒麟”与“天命”)。平石教授提出,在当代“女性史诗”创作之中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女性的"成长"必然要经历一个“男化”的过程,这样一种行为能让她们走进原先为“禁区”的领域:英雄主义禁区、领导能力的禁区及宏伟史诗的禁区。而这样的举动,在中国有着广泛的文化背景,比如《花木兰》。平石教授指出,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女性是处于“被带到城堡里”的附庸地位,而中国文化却能够让“女性创造历史”。最后平石教授总结道,文化叙述不止一种,叙述的多元化尽管正在减少,但每一种叙述都在试图重新创造、叙述历史,但各自的角度确实是不一样的。

北京语言大学卢德平教授以概括性的语言作出了回应,他指出平石典子教授所讲述的日本当代女性史诗创作实际是一个有关“文化代码”的问题,主要有四个层面:1.神话故事结构上的共性; 2.提出了性别这一新的问题视角;3.从生成代码的角度体察流行文化表象; 4.文化代码传播的自身策略。卢教授同时认为,与现实的间隔与差异是文学的独特魅力。

本次分组会议除了学者的发言与回应外,还设置了提问环节,观众与学者针对论坛问题进行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