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主题
乾坤移转、世事日新,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覆盖了日用伦常的各个领域。当经典的解读呈现为数据、意义的阐释让渡于算法,传统学术也注定面临着全面的挑战。然而“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变化是唯一的恒常”(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在古老的学问中循“理”求“解”,其实恰恰印证了人文传统的生生不息。
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高度结合,悄然改变着世界的格局;远程医疗、数字金融、云端服务,不断标识出今日的中国。就此而言,人工智能当为汉学研究提供多样的路径,并为“理解中国”打开一扇新窗:数字史学正以海量文献破解文化编码、重寻历史的逻辑;数字经学借助词云和语义网络释读经史子集、重塑文本的生成;人机互动的全面开源必然打破语言、知识和资本的神话,为学术研究和文明互鉴再造共同的起点;国际中文教育和汉学人才培养,更将迎来转型升级的机缘。“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子之叹回荡千年,在人工智能时代已成全新的隐喻:所谓“上—下”,亦即技术与人文的相互交织、数字算法与精神洞察的深度融合。
2007年以来的世界汉学大会已有八届,高贤齐聚、察纳雅言。第九届大会仍然延续“理解中国”之主线,分设“传统汉学与数字人文的问题和方法”“当代中国研究与数智化社会之变迁”“经济、科技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经典研究与翻译的数字化路径”和“人工智能时代的汉学教育与人才培养”五个专题,期待“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人工智能与汉学的并蒂共生,需要宽阔的实践空间。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深圳,立身于人工智能的创新潮头;“大湾区”作为文明交汇的枢纽,又正是“理解中国”的天然桥梁。世界汉学大会恭迎各界学人相会“鹏城”,鉴往知来,为“理解中国”的汉学命题注入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