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世界汉学大会在线上举行

2022-03-02

11月6日至7日,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世界汉学大会举行。大会原计划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举办,鉴于疫情态势,组委会临时决定将会议全部改至线上进行,并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和苏州校区分别设立视频会场。这是自2007年首届世界汉学大会以来首次以线上形式召开大会,来自三十四个国家的近百名汉学家与中国研究学者“云端”相聚,围绕“理解中国:汉学之新义(Understanding China: The New Relevance of Sinologies)”的主题展开对话。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副主任静炜等出席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发表视频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主席杜鹏主持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国际学院、中法学院院长黎玖高在苏州校区视频会场参会。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致辞中指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虽隔万水千山,但我们中外对话、文明互鉴的共同初心未曾改变。上届世界汉学大会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不断发生变化,世界始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应对时代挑战、彰显自身效用、增进多元交流与理性对话,已经成为中外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汉学和中国研究同样如此。

本届大会力图从“汉学之新义”的角度讲述中国故事,推动世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同时借“理解中国”去发现“汉学之新义”。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着综合独特的学科优势,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希望同世界各国学者加强沟通、密切联系,增进友谊、促进理解,共同为世界汉学的发展贡献智识。刘伟表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让我们用文明的对话助力开放的春风,用交流互鉴使世界更加温暖。

大会设有四组主旨演讲,均采取中外学者就同一主题展开对谈的形式。前两组演讲从《周易》和“生生哲学”聚焦于传统汉学的当代阐释,后两组演讲则通过多语种的西域学和跨学科的当代中国研究,再度展示了“理解中国”的“汉学之新义”。

本届大会设有“汉学的译介与对话”“汉学的传统与现代转型”“汉学与跨学科研究”“汉学发展与人才培养”“海外汉学与本土学术”五个平行论坛以及两场“拉美论坛”。其间,中国人民大学雷立柏教授(奥地利)、柏林自由大学罗梅君教授(德国)、复旦大学魏明德教授(法国)、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毕嘉宏教授(阿根廷)等四位专家分别作主旨发言。四十三位发言的青年学者或在读博士生大部分来自“新汉学计划”中外人文交流项目,组委会为他们的学术报告安排了资深学者予以点评和指导。国际青年汉学家与中国研究人才的崛起,当成为本届大会的突出亮点。

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理事、上海纽约大学校长童世骏教授主持闭幕式。中国翻译家协会黄友义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杨慧林教授、董正存副教授,哲学院温海明教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晓京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林丹讲师分别对五个分论坛作出总结。

汉学与中国研究最突出的特质,在于跨语言、跨文化、跨古今与跨学科,数百年来不断在现实中焕发“新义”。汉学不仅是文化对话的天然媒介,也必然启发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进一步思考,必然通过不同思想的交流、交锋、交融,推助人与人的相识、相知、相通。十四年来,世界汉学大会始终致力于跨越历史传统与文化身份的隔阂,倡导当今世界由对话而增进理解,因理解而尊重差异,从差异而达致和谐。

文/北青-北京头条记者 刘婧

编辑/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