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世界汉学大会隆重开幕

2022-03-02

文/罗晨颖   图/方士武  刘雅丽

11月6日上午,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世界汉学大会隆重开幕。大会原计划在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举办,鉴于疫情态势,组委会临时决定将会议全部改至线上进行,并在中国人民大学中关村校区和苏州校区分别设立视频会场。这是自2007年首届世界汉学大会以来首次以线上形式召开大会,来自三十四个国家的近百名汉学家与中国研究学者“云端”相聚,围绕“理解中国:汉学之新义(Understanding China: The New Relevance of Sinologies)”的主题展开对话。

1_副本.jpg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副主任静炜等出席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发表视频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主席杜鹏主持开幕式。

2_副本.jpg

与会学者分别来自美国夏威夷大学,英国剑桥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土耳其海峡大学,西班牙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墨西哥特拉斯卡拉学院,斯洛伐克考门斯基大学,蒙古国立大学,印度奥罗大学,越南河内国家大学附属外国语大学,哥斯达黎加大学,肯尼亚肯雅塔大学,厄尔瓜多基多圣弗朗西斯科大学,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西南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香港浸会大学、中国翻译家协会等高校及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相关部处、院系负责人代表也参加了开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致辞中指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虽隔万水千山,但我们中外对话、文明互鉴的共同初心未曾改变。上届世界汉学大会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不断发生变化,世界始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应对时代挑战、彰显自身效用、增进多元交流与理性对话,已经成为中外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汉学和中国研究同样如此。本届大会力图从“汉学之新义”的角度讲述中国故事,推动世界文明对中国的理解,同时借“理解中国”去发现“汉学之新义”。中国人民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着综合独特的学科优势,是国内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人民大学希望同世界各国学者加强沟通、密切联系,增进友谊、促进理解,共同为世界汉学的发展贡献智识。刘伟表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让我们用文明的对话助力开放的春风,用交流互鉴使世界更加温暖。

3_副本.jpg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在致辞中指出,世界汉学大会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与语合中心以语言文化为载体、推动世界多元文明互学互鉴的宗旨殊途同归。马箭飞指出,青年是未来的希望。本届大会中三十多名青年学者获得发表机会是世界汉学大会历史上的第一次。他坚信,在各位专家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未来“汉学与中国研究学术共同体”的纽带一定会更加坚韧丰富紧密。马箭飞表示,疫情改变了人类的沟通与交流方式,却不能阻挡我们的热情,反而促使我们跨越时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疫情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并肩、守望相助,再次证明了充分从不同文化中博采众长、汲取智慧的必要,证明了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和紧迫。世界汉学大会,必将为多元文化互学互鉴再次贡献新的力量。

4_副本.jpg

大会设有四组主旨演讲,均采取中外学者就同一主题展开对谈的形式。开幕式后进行了前两组主旨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主持的第一组主旨演讲,首先由南开大学陈洪教授解说《周易》的当代启示。陈洪教授以莱布尼茨、荣格等西方思想家与《周易》的关联以及中国思想史的自身延展为证,简要描述了对立与统一、变化与平衡等最为根本的思维逻辑,并通过“三阳(羊)开泰”“否极泰来”等生动例证,阐发了《周易》中的大智慧。俄罗斯学者汉伊理不仅从事相关研究,还从《周易》卦象得到灵感,创作过大量中西合璧的绘画作品;他在回应中特别关注《周易》对甲骨文占卜实践的继承,认为其中启发着认知方法的不断进步,并在随意性中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相互平衡的理念。在问答环节,同样来自俄罗斯的索罗宁教授补充介绍了俄罗斯学界的《周易》研究,温海明教授则就“既济”与“未济”在中外思想对话中的意义参与了讨论。最后,陈洪教授以龚自珍与此相关的诗句作为回应:未济终焉心缥缈,百事翻从缺陷好;吟道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未命名_副本.jpg

中国人民大学陈剑澜教授主持的第二组主旨演讲,由北京大学/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美国)论说“中西思维方式之间的形而上学语法”。他简要梳理了葛瑞汉(英国)所代表的汉学家以及中国学界的比较研究,从西方自古希腊以来的本体论(ontology)和中国古代的“生生论”(zoetology)入手,就这两种形而上学的内在逻辑和根本差异予以归纳,并由此讨论中西哲学之宇宙论、存在论、方法论的可能区别。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作了回应。他认为哲学研究是汉学研究必要的一环,重视中西哲学的“本原性差异”,才能形成理解中国的根本性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发现自己。孙向晨教授还结合与会学者的提问,进一步解释了“生生论”对海德格尔“向死而生”之说的可能深化,以及当代西方的“生成论”哲学与中国思想的对话空间。

未命名_副本1.jpg

本届大会设有“汉学的译介与对话”“汉学的传统与现代转型”“汉学与跨学科研究”“汉学发展与人才培养”“海外汉学与本土学术”五个平行论坛以及两场“拉美论坛”。其间,中国人民大学雷立柏教授(奥地利籍)、柏林自由大学罗梅君教授(德国籍)、复旦大学魏明德教授(法国籍)、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毕嘉宏教授(阿根廷籍)等四位专家分别作主旨发言。四十三位青年学者或在读博士生大部分来自语合中心“新汉学计划”中外人文交流项目,组委会为他们的学术报告安排了资深学者予以点评和指导。国际青年汉学家与中国研究人才的崛起,当成为本届大会的突出亮点。

汉学与中国研究最突出的特质,在于跨语言、跨文化、跨古今与跨学科,数百年来不断在现实中焕发“新义”。汉学不仅是文化对话的天然媒介,也必然启发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进一步思考,必然通过不同思想的交流、交锋、交融,推助人与人的相识、相知、相通。十四年来,世界汉学大会始终致力于跨越历史传统与文化身份的隔阂,倡导当今世界由对话而增进理解,因理解而尊重差异,从差异而达致和谐。

11_副本1.jpg

12_副本.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