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年10月31日
地点:人民大学
主持人伍晓明:
我今天和李克德一起主持,我们的分工是,我来说汉语,李克德教授负责英语。我们现在就开始。第一个发言人是来自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河野贵美子。
河野贵美子: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孝的展开与古代日本》。
古代日本引进了中国的各种思想与文化,今天我要讲的是,孝的思想和有关孝的书籍在古代日本流传的情况,特别是8世纪、9世纪的接受情况。
首先我介绍一下一个日本的书籍,《日本灵异记》是9世纪初呈现的现存的最早的佛教书籍。那个故事最后说,“盖是观音之力、信心之至也,丁兰木母,犹现生相,增感画女。”下面看看丁兰故事的具体内容。
我们看看阳明本的《孝子传》,在日本现在有两种抄本。阳明本《孝子传》的内容,是孝子小时候死了母亲,刻木雕成母亲的像供养他,有一次丁兰的邻居来借斧子,丁兰请示木母能否借,丁兰看母亲不太高兴,就没有借,邻居很不高兴,有一次就砍了木母的臂,丁兰就砍下了邻居的头。官府却没有定丁兰的罪恶。
下面看看丁兰故事在中国的情况,丁兰的名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后汉良史。这里的文章非常简单,只说丁兰用木造父母的像,邻居来借斧子时,丁兰先看木像再借。
下面再看看《太平御览》中引用的丁兰故事,《太平御览》是引用《搜神记》和《孙生逸人传》的故事,都是以复仇为核心的。我认为孙盛和干宝是将丁兰故事作为不受欢迎的记录而留下来的。
话说回来,像丁兰这样可不可以为父母而复仇,是古代中国不断争议的问题,这种问题在古代日本也有讨论。8世纪录用官吏的考试中,也有关于报仇的题目。
在中国也有报仇后得到赦免的例子,也有报仇后处以死刑的例子。唐代初期编撰的《晋书》是《忠义传》的正史。中国历史的变化也反映了孝和忠伦理的变化。
下面看看孝和佛教的关系。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于父母,弗敢毁伤,孝之始也。”
《日本灵异记》引用丁兰的故事但是没提到丁兰的报仇故事。《日本灵异记》只是为了证明观音菩萨像的神力。我举一个例子,唐代的《法苑珠林》中忠孝篇的感应缘目录,看这些题目就知道《法苑珠林》都加了“XX之感”的文字。
佛教采用了避免设计复仇的巧妙方法,只吸收故事中的灵异部分,改造成灵异故事。
最后,汉代以后,丁兰的故事继续变化,受到了各时代非常复杂的思想影响,并且后汉以后,几百年间,在第八、九世纪的日本也受到中国各种各样孝的影响。通过在日本接受汉文化的各个层面,也有可能反映在孝的观念在中国的具体变化。孝对日本是非常难解而复杂的外来思想。
请看屏幕上的图,在中国久已失传的古文《孝经》这本书,一直在日本流传。孝的传说是了解孝思想的非常好的参考个案,对于乐于理解孝思想的日本人来说,《孝子传》一定是非常有益处的刻本,这在中国已经失传,但是在日本有两种抄本,这是不是说明孝在日本更得到重视?
主持人李克德:
(英文)
夏维明:
我的题目是《哪吒神的印度起源》。我谈到哪吒神的起源之前,我想简单地讲这个故事。
哪吒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而且你们都知道,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哪吒故事是从17世纪,也就是明朝末年演绎出来的。
简单地说,这个故事的情节如下:哪吒的妈妈怀孕了三年,结果她生的不是一个孩子,生的是一块肉球,爸爸看这个肉球很怕,以为是一个鬼,就拿着刀把这个肉球砍下去。爸爸和儿子的冲突,在儿子一出生就有了。因为哪吒的故事就是爸爸和儿子的冲突,而且哪吒刚刚出生,他的爸爸就试图杀死他。哪吒长大到了7岁,他去游泳,碰到一条龙,就是龙王的儿子,发生了冲突,把他那条龙杀死了,还把它的筋抽出去做了一条腰带。除了这个之外,哪吒还找到了一张弓,那张弓好多人都不能拉,因为太重,这是皇帝留下来的一张弓,可是这个7岁的小孩,拉了这张弓,很容易地射箭杀死了一个女生。所以结果哪吒的爸爸遇到麻烦,因为其他人都怪哪吒的爸爸,所以哪吒的爸爸怪哪吒,所以发生了爸爸和儿子的冲突。在这个冲突的点上,哪吒自杀了,他好像决定不要跟爸爸妈妈有任何关系,他当时是这样说的,你们给我的骨头、我的肉,我把肉和骨头还给你们,这样你们别再管束我,我不是你们的儿子,这样他自杀了。自杀以后,他又出生,他的样子跟以前一模一样,他碰到他的爸爸,不叫他爸爸,叫他李靖,这是更重要的,还试图杀他的爸爸。
这个故事这么流行,有那么多人知道,有小说,有说书,有戏剧,有电影,有连续剧,在中国社会,儒家思想的社会,一个儿子不但不孝,还试图杀他的爸爸,还有那么多人喜欢看,不但喜欢看,更惊人的是它编成史。中国各地都有哪吒庙,都有人去拜,怎么可能。
我认为,哪吒的故事那么流行,就是因为这表示了中国家庭中潜意识的一个冲突,就是儿子跟爸爸的冲突。我们喜欢这个故事,因为它表示了我们潜意识的那种冲突。可是我们还听过一个问题,这个故事怎么能够存在,就是因为它与孝是相反的,在中国社会这种故事怎么能够存在?我认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考虑一下哪吒自杀的现象。
表面上,他自杀是为了保护他的爸爸,所以他负责任,他负了杀那条龙的责任,所以龙王那些神不会杀他的爸爸。所以从儒家的角度看,他特别孝顺,自杀为了保护他的爸爸。在中国传统社会,自杀也是一种表示抗议的方法。如果有某某敌人比我强得多,我没有办法打过他,我就自杀。这是我们常常看到在中国文化里,特别是传统社会妇女自杀的现象。哪吒自杀就是这样的,没有办法,他的爸爸比他大,所以他没有办法,他自杀了,他自杀就是表示他的抗议,表示他的不满。
所以我认为这个故事那些流行,一方面是说他孝顺,这个故事还存在另一方面,就是他恨他的爸爸。但是这个不是我的题目,我的题目是印度的起源。
我简单讲一下起源。我不说明朝、宋朝这个故事有很多改变,我就直接到中古时期,就是唐朝的时候,那个时候哪吒是特别清楚的,他出现是在密教的佛经,关于哪吒早世纪的都是密教的,因此是特别重要的。为什么这是重要的,密教是什么,密教的佛经都有各种各样的陀罗尼,而且都有各种各样的版本。
哪吒来自于印度神,他原来的名字是Nalakubara,是从密教印度传来的。我给你们看几张照片。
(图)这是宋朝的一座塔,我认为这是哪吒,他的右手拿了一个腰带,这是那条龙的筋骨,他的右手有一张弓,下面有他降服的那条龙,我认为这是哪吒,上面没有写什么。
(图)对面这是哪吒可怕的样子,有三个头,六个手臂。
谢谢。
主持人伍晓明:夏维明给了我们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下面的发言者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沃德教授。
沃德:(英文)
主持人李克德:(英文)
奥尔森:(英文)
主持人伍晓明:温伟耀教授昨天没有来得及发言,所以现在请香港中文大学的温伟耀教授发言。
温伟耀:谢谢大会给我这个机会,因为教学的原因,我昨天晚上没有到。我用几分钟的时间来做我的报告。
这个文章是研究我上次在大会的文章,就是汉学作为古典研究与当代意义,这个文章在世界汉学杂志里面已经有了。我上次的题目是探索外国汉学家,作为跨文化心理的过程和心理的问题。
我主要分成了七个点。
前三个点主要是代表我尝试用一种所谓的跨文化交流的心理的移民经验,来看外国汉学家的一种研究过程经验。当中有三个点。
第一个我提到体验方面,我们知道适应一个新的文化,最主要是要亲身体验、亲身体会。我的看法是一个外国人,能够单单只是在图书馆和办公室里面做汉学研究文本,还是他必须要来到中国,跟中国人相处一段的时间,每天在很仔细的生活经历当中,来体验跨文化当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第二个跨文化的重点就是相互性。在上次的文章里我提出来,相互性主要是汉学家在研究汉学的过程当中,不单单是把汉学文本作为研究对象,应该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应该汉学文本的改变而自我开放、改变、转化。这个相互性是所有的移民经验里面必须要有的,两方面都有。中国作为东道国的文化,一般都对汉学研究非常欢迎,跟一些国家有移民来不欢迎是不同的。但是汉学家进入中国文化当中的时候,他的心态是怎样的,他单单是看待喜欢的、欣赏的东西拿回家研究、发表、分析,还是想进入这里的时候,认识这里的主人,然后对主人沟通的方面多点理解,并且作为朋友。因为汉学研究不但要有Take,也是要有Give的。
第三个是性格的问题,比如汉学家从来没有怀疑汉学家研究的能力,但是认知的能力跟一个人的性格是两个不同层次的要求。一个跨文化适应的性格里面,很多时候跟研究者本身的文化可能有一些内部的矛盾在里面。举例来说,能吸引一个跨文化经验的人,他通常需要的是对对方文化有一种很愿意肯定的态度。但是作为一个汉学家的研究者,他需要有一种非常尖锐的批判性来面对这个文本,所以这个批判性和愿意肯定是有一种矛盾。
另外三个点,第四、第五、第六就进到外国汉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是容易有内心转换的经验。
第一个,汉学家有时候不自主地因为文化的差异,你不可能要理解一个过程,而没有自己的立场,而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的立场也放在里面的时候,就很容易跟西方现代的文化跟中国古代的文化进行比较,两个文化是不同的,差异大的时候,很容易建立一种误解。比如明朝的官,他奏折里面要表现什么呢,最重要的是同僚怎么看,皇帝愿不愿意看,最后剩下不多的才是他自己的看法。所以看那个文件,以为就是那个官自己的想法,那是很大的错误。
第二个是以偏概全,这个很容易发生在特别称为“中国通”汉学家的身上,因为中国通的汉学家他懂得中国,但是很多时候他邀请本国人,要表达他们对中国的认识,但是他们的听众要求比较简单,你给我两个重点,我就明白中国人了。所以很多时候,慢慢地中国通就简化地来理解中国的表达,虽然他知道不是那么简单,但是影响他研究的时候,很容易用一种以偏概全的方法来看这个文本。
第三,就是跨文化的聆听,聆听是从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这个历史的背景很重要。因为中国人如果不理解他经过的历史的痛苦挣扎,对一些文本很容易建立这样的理解。举例来说,如果你真正理解,在中国历史当中那些科举制度过程当中,那些考试的人,过了十几年都考不上,他在考试的过程当中,根本是很大的折磨。十几年以后他当官了,然后他变成了贪官,你很难理解他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所以需要进到历史里面去理解。
最后我总结来说,如果是这样的说法,那么汉学家应该都成为中国人吗?我觉得也不是,外国汉学家永远也不是中国人。但是如果我们常常批评说,美国人要求在美国的中国人都变成美国华人,我们称为Banana,外面是黄的,里面是白。是不是我们也要求外国的汉学专家也都变成鸡蛋,外面是黄的,里面是白的?我们说人家是大美国主义,我们也不应该做大中国主义。
所以我提出一个历程,外国的专家还是外国的专家,他有他身份的认同,但是他要不断地在他研究的过程中,对他者的文化,不但是研究,而且是学习,自我解构,也自我重构,我觉得这个过程永远没有停止。专家还是外国人,但是他慢慢地跟中国融成多文化的认同。
主持人伍晓明:谢谢温教授的精彩发言。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