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学与中国文学

主题:第五节,乔直、刘洪涛、韩安德、冯铁、丁帆发言

   

梁秉钧:我们第一位发言的是汕头大学的乔直教授。

 

     
乔直:我的汉语不太好。我用英语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睡与醒:诗歌与翻译的激情穿越》。

大家可以看我的PPT。

不久前,我偶然看到了一本时下的翻译理论选集,便读了几篇。必须承认,尽管我更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无论是原文还是译文,但我确实被这理论文章的密度吓了一跳,其盘根错节的术语和迂回冗长的措词,实在与真正的文学翻译相去甚远。然而,引起我注意的除了它拐弯抹角的修辞,还有其中一些理论假设。有一个叫作目的论的翻译理论。目的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看护者。却被该理论的提出者转用于个人的主张。即宣称艺术和文学创作几乎毫无例外地来自下意识的意念。

灵感必然不可获知的源头,并不位于意识前沿,而是带着自身节奏意志、愿望以及它与更加广泛、即兴、甚至原始的力量的自觉联系,位于更深处。

我不禁思索,倘若这样的观念会被严肃对待并被严肃对待并传承给后备,我们将被置于何种境地?

在艺术家处理来自潜意识的材料的过程中,无论他如何运用有意识的理性之力,也无法抗拒自我与意象的不断沉默。没有无意识,我们便几乎完全奇绝了那偶然通过材料进入作品的精细与发现,对语言来说,即蕴藏在词语内部的能引起共鸣的联系和深沉的乐感。如果这道门被关闭,那么诗人便不再可能超越自身的局限并道出先前无法演说的东西。里尔克在《杜伊诺哀歌》中做到了。西奥多·罗特克的诗歌比较直接展示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对话。他的代表作《苏醒》表明了这种在两个世界穿越的过程。

     

他称为睡去的半意识的自我密实以及理性的意图在它的创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请注意,此处所指的睡去并不单是对某种茫然的浪漫梦幻的投向,而是诗的题目中所强调的醒来。诗人醒来又睡去,宣告他的意识被劈成了两半。罗特克并不惧怕那些被荫蔽的土壤,在那里种子发芽。

知道不仅仅依赖于头脑中的事实,还要通过各种阻碍、隐秘和矛盾抵达存在本身的真理及定义。

当我们谈到一篇翻译的真实性,我赞同美国诗人和翻译家简赫斯菲尔德的说法,即我们所说正如促成好因缘的个中因素,既专注又灵活。也就是说,它的核心是无私之爱,是一种资源的冒险,是确定的义无反顾。

然而,当一位年轻的译者面临诸多理论中的图表和术语,他要如何触碰原文中蒙着面纱的灵魂?

对文学翻译来说,什么是才是有效的训练?当我批评一种做法,又赞同其他什么方法?

除了高中和大学本科时期的拉丁语和法语翻译课,我真正的翻译经历来自爱荷华大学,接着我在爱荷华作家工作坊工作。

工作坊的年轻诗人和小说家也合作中学到了将翻译质量提高到出版水准的技巧和方法。这奠定了他们的艺术品位和文学生涯。

   

在美国国务院的支持下,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也发起了一个交流项目,专为美国和中国大陆的年轻作家提供合作机会,以便双方能够更了解彼此的当代文学,相互浇灌,成就更多的译著。

从一个更实际的角度来讲,很明显,从文学翻译和写作中生得的技艺、敏感和专注无疑可以用于英语或任何一门外语的不同水平的写作,包括语言教学、文学的学习、工商交际、新闻及报刊写作、广告文案、政府报告、广播文稿等等。如果我的学生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所表现出来的兴趣可以作为一个参考,那么我相信,类似专业的会逐渐增多。而作为翻译家的艺术实践者的参与将吸引众多来自中国各地甚至外国的学生。

   

 梁秉钧:北京师范大学的刘洪涛教授发言。

 

  
刘洪涛:我们第二次汉学大会主题是汉学与跨文化交流。我的发言实际上为这样一个主题提供一个案例,我的题目是美国当代世界文学杂志(WLT)与中国文学海外传播。这个杂志里面,中国文学的存在的状况是怎么样被介绍,它的介绍历史是什么样的。这个杂志是创办于1927年到现在已经72年历史,在英语世界有相当的影响力。我们这儿坐了一位WLT的编辑。我介绍的是这个杂志和中国文学研究的情况。

事实上这个杂志从1927年创办,最初的名字叫(英文),后来改成现在的名字,主要是发表当代世界文学评论,也介绍当代优秀的作家作品。对于英语世界来说,中国文学自然是世界文学的组成部分,所以他介绍世界文学是很正常的。根据当代世界文学杂志提供的线索以及我个人的梳理。他第一次发表介绍中国文学的文章是在1935年。当时,有一个名字,我没有考证出来他的汉语名字是谁,大概是陈蒙。他写了一篇文章《转折时期的中国新文学》,这篇文章不长,一开头就纠正认为中国停滞不前的错误认识。强调五四时代20年来中国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文学也由此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就是指五四时期的文学相对于古典的变化,他认为最大的特征是以白话文代替了文言文。他把胡适推举为新文学最重要的领袖。

此后,到1939—1967年之间,这个杂志先后刊登过八篇长短不等的文章消息,介绍总结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与成就。1939年的夏季号上,有一个文章介绍中国最伟大的小说家。1967年的冬季号介绍鲁迅,这两篇文章实际都是介绍鲁迅的专文。不知道国内搞鲁迅研究的资料索引是不是都收进去了,因为这两篇文章都很短。这两篇文章都介绍了鲁迅的一些创造特征,愤世嫉俗,绝望的理想主义,认为他的作品批判了人性的弱点。后一篇文章是一组诺贝尔文学奖专题讨论里面的一篇。赞赏实际上鲁迅有希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还提到60年代中国对鲁迅的神话,但是作者又进一步强调,即使没有这种神话,鲁迅在中国的影响也是史无前例的。

然后一篇比较长的文章是1954年,是介绍30年中国新文学总结性的一篇长文。探讨了五四新文学的发展以及产生原因,对传统文学的继承、西方文明的影响、国民的激励,这三个方面是很重要的原因。

然后,他提到西方文明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翻译文学和中国作家到国外的留学经历,这样两个途径引入了西方文明。他说这是新文学发生的根本原因。我认为都是比较到位准确的。

然后列举了一大批主要的作家,鲁迅、矛盾、郭沫若、周作人、巴金、老舍,这些作为他观点的作证。

这几篇文章,因为是杂志的特点关系,不是长篇大论的学术研究,只是随笔性的文章,所以介绍基本上是浮光掠影。

然后是文革十年中国文学乏善可陈,这个时期中国没有什么文学,这个杂志也没有介绍。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文坛出现了新的景观,同时这个杂志上很快有了呼应。1979年开始,这个杂志就不断地而且频率越来越加强,文章越来越多,开始介绍中国文学。最初的几篇文章,就是著名的汉学家葛浩文,他写了一系列的文章介绍国内中国文学研究的动态,以及中国政策的变化带来文学的繁荣。

葛浩文断定中国文学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我们知道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后,中国文学发展非常大。反映在这个杂志上的中国文学的文章越来越多,而且不仅是单篇文章,而且以专刊的形式。1991年的夏季号上就有11篇关于中国文学的文章和访谈。一期刊物有11篇文章,等于是一个专刊了。然后是2000年的夏季号推出了莫言专刊,2001年的冬季号重点介绍了获得诺贝尔的高行健。2007年推出了当代中国文学的也是一组专刊。这样一种频率,如果大家看过WLT的杂志,你会发现他介绍中国文学的深度、光度、密度、频率都是过去无法比拟的。这种变化非常大。

而且,他这种介绍,过去都是海外汉学家撰文,现在开始从中国国内约稿评论中国当代文学最新的发展动态。其中,2007年这一期专刊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合作推出了这样一组专刊,由我们组稿发表的。

从这种变化来看,因为时间关系,我就简单说一下,我觉得可以引出几个对我们大会主题比较有价值的三个结论。

第一,我们的文化交流,具体反映在WLT这个杂志上,这个交流的增长是呈一种正态分布,深度广度频率呈正态上升,这种变化见证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作为一个中国的学者,我本人感到骄傲和喜悦。

第二,这种交流不是被动的,是从中国的学者立场来看,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交流。特别是从2007年开始,我们两个学校办了一所孔子学院,我们借此跟WLT建立了联系。我们的合作越来越多,事实上就是在双方参与的情况下,我们创办了一个文学奖,首奖是去年颁发的,获奖者是莫言。然后我们在2008年10月份合作开了一个当时世界文学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还创办了一个英文的杂志。这种合作是当主体参与其中的时候更加自觉和更加主动。

 第三,交流是双方的,我们不是说我们只是把中国文学向海外传播。同时,WLT杂志也进入到中国来。过去他们当然也在中国的图书馆也有订户,但是我们双方合作以后,从2008年创办了中国版的杂志,每年这个杂志六期选其中我们认为比较好的文章集成集子,在中国翻译出来出版。实际上我们也成了他们杂志在中国的传播。这样的交流是双方的。

这样的话才能长久的发展。

   

彭吉蒂:下面请来自澳门利氏学社的韩安德发言。

   

韩安德:
对不起!我也是要用英语发言。

   

彭吉蒂:谢谢。下面请来自斯洛伐克拉迪斯拉发考门斯基大学的冯铁发言!

  

冯铁:
我也要用英语发言。

   

《道德经》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道德经》七十五

民之饥,以其上视税之多,是以饥。民之不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不治。

   

梁秉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