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26日专电(驻京记者王乐)作为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经典,《五经》将在不远的未来走向世界!今天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的第二届世界汉学大会新闻发布会现场,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教授透露,“目前,《五经》的底本已经基本确定,进行英文翻译工作的学者队伍也已成型,英译本《五经》将在明年年内形成初步成果”。据了解,按计划在3年内完成《五经》英文翻译工作后,《五经》还将被进一步译成其他8种语言推向世界。
《五经》,是指除了汉代以前失传的《乐》以外的《诗》、《书》、《礼》、《易》和《春秋》,堪称“中国儒家文化的原点”。两千多年来,《五经》一直被公认为是中华核心文化典籍,是中国思想体系形成和帝国体制建立的主要理论依据。在海外汉学界,《五经》甚至有“中国人的圣经”一说。然而,据专家介绍,迄今为止尚没有能适应全球各国读者了解、学习中华文化需要的多语种《五经》版本。即便曾经有过的英文、法文、德文翻译版的《五经》,也都是在100多年前所译,且译本现在只能在海外非常专业的汉学图书馆才能看到。
从去年开始,国家汉办开始策划启动《五经》的翻译工作,并于今年夏天邀请30多位来自世界各国的著名汉学家,对《五经》的翻译问题展开研究探讨。“截至目前,经专家组研究讨论,待译的《五经》底本已基本确定。选定翻译的《五经》经文大约有70万字,译成英文约有100万个单词;同时,近50位核心翻译专家也基本确定,翻译组将以海外汉学家为主。”马箭飞教授告诉记者,此次翻译团队的组长是被誉为“欧洲大陆道教研究第一人”的荷兰籍汉学家施舟人,由他领衔主持整个英译本《五经》的翻译工作。
如何把《五经》原文翻译成符合时代潮流的鲜活语言,并为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将是各国汉学家在翻译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据了解,在3年内,待英文译本最终“出炉”后,翻译团队将根据英译本和经文底本,再将《五经》翻译成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印地语和马来语8种其他语言。“初步预计,另外8种语言的翻译工作将用5年左右完成。”马箭飞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