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大会】第一组主旨演讲:《周易》与汉学之新义

2021-11-28

文/雷蕾 徐凝

第七届世界汉学大会第一组主旨演讲由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主持,南开大学文学院陈洪教授以《略谈<周易>的当代启示》为题做主旨演讲,中山大学哲学系俄罗斯籍研究员汉伊理(Ilya Kanaev)回应。

陈洪教授首先指出,《周易》是由历史转化成哲学的经典。强调《周易》是在当时巨大的历史冲突节点下孕育而生,因此其核心精神带有忧患意识,可以为当时身处在困顿之境的人指明道路。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周易》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和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陈洪教授以康熙皇帝、莱布尼茨、荣格等人对《周易》的评价为例,介绍了中外研究中存在的相通之处。

陈洪教授接下来介绍了《周易》的两种研究路径:知识考古和思想史,并认为对于学人来说这两种读法是“前者知之,后者行之”。通过和希腊学者巴门尼德的“阴阳”观对比,陈洪教授指出研究《周易》时不可忽略的两条重要原则:对立与统一、变化与平衡。

在此基础上,陈洪教授以“三阳(羊)开泰”“否极泰来”为例,介绍《周易》中的大智慧在贫富差距等现实问题中可以提供的借鉴;以“乾”“坤”两卦为例,介绍《周易》中的大智慧对个人发展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帮助。他特别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体现了人的主体间性,这些充满辩证思想的名句在告诫我们,人有主体性,但人的主体性不是无止境、压倒一切的,人需要关注和重视主体间性,要效法大地、厚德载物,不能让主体性压倒主体间性。这种思想突出的人格精神被孔子发展为其思想的核心——“忠恕”,也体现在现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之中。

中山大学俄罗斯籍研究员汉伊理博士是一位年轻学者,从《周易》卦象得到灵感,创作过大量中西合璧的绘画作品。在回应中他关注了《周易》对甲骨文占卜实践的继承,认为其中启发着认知方法的不断进步,并在随意性中表现了世界与人类相互平衡的理念。汉伊理赞同陈洪教授的观点,认为《周易》的思想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海外学者研究《周易》可以更深入理解中国文化发展,体察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问答环节,杨慧林教授、哲学院温海明教授、国学院俄罗斯籍学者索罗宁教授等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与二位学者围绕《周易》的多方面问题展开讨论。杨慧林教授联系汉伊理研究员的绘画作品《拯救》,将《周易》最后一卦“未济卦”的内涵与西方神学概念中“already but not yet”进行联系。索罗宁教授介绍了俄罗斯学界的《周易》研究,并将中国哲学的象数之学与西方哲学的形式逻辑进行了比较讨论。温海明教授则提出,《周易》中的“阴阳”相当于西方文化中上帝的意味,是最根本的东西,它表达的是后天如何返回到先天,在人间如何修炼以到达带有超越意味的状态。由此,学者们提出,在汉学之新义的视角上,中国古代智慧与西方文化仍有着很大的对话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