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报]“新汉学”应面向当下面向世界
11月3日至5日,由国家汉办、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京召开,国内外百余位汉学研究者与会。学者认为,此届大会提出 “新汉学”的构想和实践,将进一步推动世界汉学研究的发展。
重心:面向当下中国
汉学被定义为中国事物之学,传统上包括语言、历史以及文化。它“作为一个植根于中国、发展在海外的研究领域,汉学经历过寻求风物、风情的游记汉学阶段,寻求译介、容纳的传教士汉学阶段,寻求学科建制的学院汉学阶段,时至今日,已涵盖海外关于中国的全部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在介绍汉学的发展历程时如此说。此次大会的主题为“汉学与当今世界”,旨在讨论如何通过梳理传统汉学与当代研究的承续,推进中国主流学术与海外汉学的沟通,探讨世界对中国的阐释以及“中国道路”对世界的意义。
我国台湾清华大学教授陈珏介绍,“新汉学”在2010年左右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被提出,相较于以往的汉学研究,“新汉学”这一概念正被广泛提及。其中一种提法是基于中国的迅速发展对整个亚太乃至全世界格局的改变,提出要超越“旧汉学”只注重经史子集等研究的传统,应对当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加以研究,即“新汉学”。
来自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学者马丁·雅克认为,中国是秉承着一套独特主张、关切点与价值观的文明国家。要理解中国,必须置身中国的语境下,而非透过西方文明的三棱镜。香港城市大学的学者张隆溪说,在西方,汉学在很长时间里是一个边缘学科。现在,汉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新汉学”的提出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关。
角度:求同或求异的多元探索
多年以来,汉学或西方中国研究由于种种原因,有忽略中国本土学术的倾向。内地及港台学者大多倾向于在理解中国及其历史、社会和文化传统方面,整合汉学的知识与中国本土学术。张隆溪认为,传统的汉学,只是从西方角度来研究中国,而现在中国学者开始把全世界的汉学学者请到中国,这也是一种“新汉学”研究现象。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西平提出,不应该将从事域外汉学研究称作“自我殖民化”。针对西方中国学中存在的问题,他建议建立一种批评的中国学,使国内学术界与国外汉学界展开学术互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叶隽认为,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针对西方的强势地位,中国文化要有能力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表走出去。
海外学者更多从“民族性与世界性”关系上看问题。德国汉学家梅嘉乐教授提倡一种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她举例说,谭盾的音乐中有很多欧洲乃至非洲的元素,如果你仅仅看到其中中国的那部分,就无法充分了解他的音乐。她说即便是中国的古典文化,其实也是融合了世界很多其他地区的文化,所以从跨文化的角度可以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多重方面。斯洛伐克科学院的汉学家高利克认为,在一个全球化、对话与合作的当今世界,我们有必要遵从孔子“和而不同”的箴言。
学者们还对汉学未来发展献计献策。国家汉办高级顾问纪宝成教授说,一两个世纪以来,在工业革命的进程中,在现代化的旗号下,科学主义、工业主义、消费主义肆意泛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讨论不同文明的开放互动、相互借鉴、共存共荣,来应对和解决上述共同的当代人类难题。国家汉办主任许琳呼吁更多汉学家到孔子学院任教,“振兴汉学、发展新时代的汉学”。据她介绍,国家汉办正在实施“孔子新汉学计划”,将邀请国外青年汉学学者来华,通过中外合作培养等方式支持世界汉学研究。
总体而言,在“当今世界”的背景下,汉学乃至广义的中国研究,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方法的多元、学科的会通、中外的互渗。本届大会涵纳了比较研究、翻译研究、接受与影响研究等传统汉学领域,也扩展到“中国道路”与世界经济秩序、文化差异与国际政治走向等热点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