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汉办与中国人民大学日前共同举办第三届世界汉学大会,“汉学与当今世界”的主题引发了海内外100多位官员、专家和学者关于新汉学日渐勃兴、汉学家有望涌现的热议。

理解中国才能理解世界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说,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对话的世界,是一个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之中走向和谐未来的世界,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汉学有责任突破学院和学科的限制,为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作出更多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这样阐述大会宗旨:“梳理传统汉学与当代研究的承续,推动中国主流学术与海外汉学的沟通,探讨世界对中国的阐释以及‘中国道路’对世界的意义,使‘文明对话’与‘文化交流’的主旨得到进一步深化。”

汉文化与汉学正日益受到关注与肯定。“汉文化的生命力与最终的繁荣为英语世界带来了启示性的信息,同时揭示出人类社会的深刻内涵。”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点明汉文化对世界的价值所在。

匈牙利驻华大使库绍伊·山多尔说:“汉学开拓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开阔了我们的世界观,从而使我们能够以不同的视角理解事物。”

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马丁·雅克教授分析道:“在往昔200年间,我们生活在一个由西方创造的世界里。在概念上,‘现代化’与‘西化’等同。然而,21世纪将有所不同:两个非西方大国的崛起将动摇西方的主导地位,现代化的模式将变得多元。”他甚至大胆预言:“短短数载后,无法理解中国,则无法理解世界。”他认为,要理解中国,就必须置身中国的语境下,而非透过西方文明的三棱镜。

新旧汉学全面透视中国

据介绍,汉学原指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现在也包括对现代中国的研究,这就是“新汉学”或称“大汉学”。新汉学成为汉学研究的热点。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姚新中教授举例说,在英国,80%以上的汉学研究者将研究重点转向新汉学,即研究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等诸方面。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纪宝成教授对美国多所大学访问后发现,美国很重视对当下中国的研究。

台湾清华大学教授陈钰说,新汉学的说法并非出自学术界,而是始于一位政界人士——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他认为这展示了在新世纪中国文化崛起的潮流下,社会各界关注汉学的心态。

新汉学兴起并未排挤传统汉学,而是形成了两个研究领域并行不悖的格局。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研究员吉安德统计了俄罗斯汉学近期发展的趋势,结果表明研究中国历史、思想、科学的文章占70%,研究中国艺术、文化的占12%,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的占8%,研究当代中国的仅占10%。也就是说,在俄罗斯,传统汉学研究仍在唱主角。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前会长柯白从国际沟通的角度表达了新、旧汉学同等重要的思想。他认为,不了解中国历史,就不清楚中国声音的原点;不了解现代中国,就可能用旧中国翻译新中国,导致误解。

孔子新汉学计划推出

此次汉学大会期间,国家汉办设专场推介“孔子新汉学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来华学习、中外合作培养等方式,支持各国优秀青年学者成为汉学家和中国研究专家,进而推动国际汉学、中国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与繁荣。

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介绍说,“孔子新汉学计划”包括6个项目,分别是中外合作培养博士、来华攻读博士学位、“理解中国”访问学者、青年领袖、国际会议和出版资助。她透露,该计划即将开通网上申请,首批来华学者将由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选派。

(责任编辑:夏丽娟)

附件: 新汉学勃兴彰显:世界渴望读懂中国.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