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1-12

中 国 · 北 京

首页 / 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

汉学大会聚焦《华裔学志》《通报》

2016-11-15

第五届世界汉学大会正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汉学刊物的发展是此次大会重要议题之一。11月12日,本次汉学大会第三分组讨论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举行,主题为“汉学刊物的百年回顾”,与会学者围绕《华裔学志》(Monumenta Serica)、《通报》(T’oung Pao)等重要的汉学期刊展开了研讨。《华裔学志》(Monumenta Serica)于1935年在北平创刊,由汉学家鲍润生神父在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支持下创刊,刊物的中文名由陈垣命名,该刊物是在中国以西文(德法英)出版的最为重要的学术刊物。《通报》(T’oung Pao)于1890年创刊,由布里尔出版社出版,迄今已走过126年的学术历程。


小组讨论的第一阶段由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通报》主编之一、普林斯顿大学柯马丁(Martin Kern)教授主持。首先由华裔学志汉学研究中心主任、台湾辅仁大学黄渼婷博士做报告,题目为《再思文化相遇的方法论:以〈华裔学志〉期刊中关于中西文化会遇至文献为例》。其后,《华裔学志》编辑、华裔学志研究所巴佩兰(Barbara Hoster)作报告,题目是《〈孔子和孔教〉(1928):论天主教传教士鲍润生著作对汉学的贡献》。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刘耘华和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国际汉学》副主编任大援先后做了回应点评。任大援向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透露,他对于《华裔学志》的最新研究专著已经交付出版社,目前已经拿到出版社样书,正在进行修改校订,预计将于2016年底或2017年初出版。


小组讨论的第二阶段由任大援和巴佩兰主持。柯马丁和科罗拉多大学教授柯睿(Paul W. Kroll)简要介绍了《通报》的学术历程。杨慧林做了回应点评。杨慧林还介绍说,中国人民大学正组织重大项目从《通报》、《华裔学志》刊发的论文中选择代表性论文翻译出版,分别由孙郁教授和雷立柏(Leo Leeb)教授主持。


本组报告人所做报告内容精彩,小组讨论气氛热烈,增进了对于这两份重要学术期刊的了解,加强了汉学期刊的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了相关研讨和研究项目。《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版将围绕本组关于汉学刊物发展的学术讨论向学界做进一步的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慧林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柯马丁主持小组讨论


华裔学志汉学研究中心主任黄渼婷博士(右)做报告。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任大援(左)作回应点评


《华裔学志》编辑巴佩兰(左)和科罗拉多大学教授柯睿(右)分别作报告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与会学者合影


第五届世界汉学大会开幕 聚焦汉学研究新范式:第五届世界汉学大会明日将于人大开幕怎样织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