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1-12

中 国 · 北 京

首页 / 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

2017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及配套学术会议顺利召开

2017-11-03


1028—29日,2017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及配套学术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及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文学院及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承办。

       

28日上午,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第三次行政工作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第一会议室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静炜、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出席会议。

   

参加会议的理事会成员包括北京大学/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Roger Ames)、英国牛津大学罗伯特恰德教授(Robert Chard)、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培高德教授(Cord Eberspächer)、英国爱丁堡大学费南山教授(Natascha Gentz)、匈牙利罗兰大学郝清新教授(ImreHamar)、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马克林教授(Colin Mackerras)、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欧凯教授(Bülent Okay)、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罗流沙教授(AlekseiRodionov)、比利时鲁汶大学钟鸣旦教授(Nicolas Standaert)、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曹伯义教授(Carsten B. Thogersen)、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李夏德教授(Richard Trappl)、瑞士巴塞尔大学韦宁教授(Ralph Weber)、香港城市大学张隆溪教授、北京大学王博教授、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黄友义教授和孔子学院总部王甬博士。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理事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主持。

刘伟校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欢迎和感谢与会理事的到来,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和中国人民大学80周年校庆之际,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的召开更具意义。世界汉学大会作为新时代建设起来的学术平台,不仅深化了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精神和底蕴,也是促进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台和契机。刘伟校长特别指出,世界汉学大学理事会聚集了各国的优秀学者和孔子学院的杰出管理者,期待各位学者与中国人民大学开展更多合作,沟通思想,使学术创造进一步影响时代和社会。


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静炜表示,十九大明确了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国梦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也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互利共赢、开放创新、包容互惠,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新型国际关系。在理事会成员的群策群力下,世界汉学大会必然将中外学术文化交流推向新的高度。孔子学院总部将继续以创新共享的态度,与汉学家们加深合作,通过建立孔子学院、完善孔子新汉学计划等具体措施,为更多的青年学者搭建思想对话的桥梁。最后,静炜副主任为理事会的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并祝学术论坛取得新的成果。


     

刘伟校长与静炜副主任随后为新一届理事颁发聘书,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在接下来举行的工作会议上,杨慧林教授代表理事会做工作报告。理事会成员们就第六届世界汉学大会的形式、时间、主题等展开讨论。


28日下午及29日,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配套学术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114教室召开。会议主题以“理解中国:汉学的相关性”为题(Understanding China: The Relevance of Sinologies)举办六场学术会议,18位理事会成员、相关学者和师生共同讨论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之后的汉学及其所面临的责任和挑战。



第一场会议由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黄友义教授主持,美国夏威夷大学安乐哲(Roger Ames)教授作了题为变化中的世界文化秩序的不对称性:当代汉学面临的挑战的报告,探讨在当今变动的文化秩序中,中国古代经典哲理能够起到的助力效果,分析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可能性与意义,指出这是关照中国传统哲学的新型国际关系,具有着改变世界秩序的潜力。瑞士巴塞尔大学韦宁(Ralph Weber)教授围绕 汉学如何关注中国?论跨文化性/东方主义和跨学科性,分析了作为学术路径的跨文化性是如何与汉学的目的、结果相关联,提出从关系性的角度理解中国是当今汉学应有的指引性范式。       

英国牛津大学罗伯特·恰德(Robert Chard)教授以汉学家阿瑟·韦利(Arthur Waley)的译作虽不够精准却广为流传、受人喜爱为例,指出西方学术汉学家们被大学职业框架限制,当思考如何能突破限制并以更有效的方式使中国的知识文化接触到更广泛的读者群。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罗流沙(Aleksei Rodionov)教授在报告“21世纪欧洲汉学管窥:议程的转换与学者的多样性,通过分析欧洲汉学学会(EACS)会议的学术议程和参会者构成的统计概览,得出一个结论:欧洲汉学学会会议的动态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欧洲汉学不断扩大的研究范围及其不断增长的国际化程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李夏德(Richard Trappl)教授作了题为《颜氏家训》之:理想与责任的报告,以《颜氏家训》中与相关的思想为切入点,指出《颜氏家训》的接受和传播可以为今日的跨文化关系提供贡献。第二场会议由北京大学王博教授主持。


第三场会议中,香港城市大学张隆溪教授与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分别作了题为韦伯的问题之再思西方:普遍性或他者——现代中国自我理解的困境的报告。北京大学张辉教授担任主持人。张隆溪教授分享了他对韦伯问题的思考,并试图借此探讨韦伯问题在当代中国语境下的有效性。孙向晨教授则通过回顾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来反思中国的自我理解建构历史,认为应该以双重坐标(西方和传统并重)来重新定义中国、理解中国。

           

北京外国语大学李雪涛教授担任第四场会议的主持人,比利时鲁汶大学钟鸣旦教授(Nicolas Standaert)做了题为作为思想框架的六种平衡的发言,认为汉学不仅与中国有关,更关乎对人类和各种价值的理解,因此在汉学教育中如何平衡发展是汉学家们应该思考和面对的挑战。英国爱丁堡大学费南山教授(Natascha Gentz)汉学——地区性还是全球性的区域研究为题,从区域研究的视域重新审视汉学的研究范式。她以爱丁堡大学的课程设置为例探讨了汉学研究、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等的研究对相关机构和青年学者培养模式的帮助。



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曹伯义(Carsten B. Thøgerson)教授报告的题目为一个发展中的中国:对中国的挑战,对世界的挑战。曹伯义教授认为如何面对中国的飞速发展,对于中国甚至是世界来说都是挑战,谨慎地预测未来是研究中国未来发展时应持有的态度。土耳其安卡拉大学的欧凯(Bülent Okay)教授通过展示土耳其全国高中我想象的中国绘画比赛筹备与获奖作品强调了汉学研究与人文交流的现实意义。随后,主持人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郭英剑教授总结了两位学者的发言。



后一场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主持,罗兰大学郝清新(Imre Hamar)教授首先作了题为人文学的衰落:汉学还是中国学?的报告,他指出,人文学在当下现代社会逐渐失势是一个全球性现象。但是,欲速则不达,掌握现代中文不仅要学习具有市场价值的实用知识,而且也要了解现代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因此需要保护人文学(汉学)在大学中的地位。 格里菲斯大学马克林(Colin Mackerras)教授作了题为汉学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报告,他认为当代汉学对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ž海涅大学培高德(Cord Eberspächer)教授在象牙塔还是咨询机构?德国当代汉学的挑战的演讲中探讨了德国汉学研究的困境及原因,认为汉学家的任务就是把中国放到应当所属的领域之中,放到和西方传统并驾齐驱的位置。为期一天半的学术交流热烈而深入,与会学者的意见和观点相互碰撞,参会师生的提问深刻而有针对性,充分显示了2017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学术会议的意义和价值。


世界汉学大会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及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自2007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五届,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为世界汉学大会的最高议事机构,成立于2014年,并于201510月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行政会议。理事会秘书处设于中国人民大学。

第五届世界汉学大会举办 探讨多元文化交流背景下的“传统与革新” 学者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