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1-12

中 国 · 北 京

首页 / 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

【汉学大会·学者专访】牛津大学罗伯特·恰德教授:西方视角下的中国研究

文 / 翟思齐

2017-01-18

礼学研究: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

作为一名汉学家,罗伯特·恰德教授的研究领域涉及民间宗教、古代历史、礼学等许多方面。“我的自律性不是很强。”在谈到自己的学术研究时,恰德教授这样说道。相比于专注某一个特定范围的研究,恰德教授对许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都保持着关注。当谈到礼学研究时,恰德教授表示,自己最开始研究的领域是中国的民间宗教,关注的是某个地区的信仰、祭祀行为等,但是他逐渐发现,这些现象与世界上其他地方和文明的表现十分类似,而世界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真正体现中国文化独特之处的,则是作为思想主流的儒家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的“礼”,最能代表中国思想的独特性。“科学家在研究人类的演变时,发现人类的大脑并不是因为技术的演变而演变的,而是为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而演变的,我们的大脑使我们能生活在人类的群体中。恰德教授指出,科学家研究出的成果在中国两千年前就已经被人“发现”,这就是“礼”的概念,它非常清楚地规定了每个人在人群里的位置。“当然”,恰德教授表示,“这种观念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分等级、保守和传统的,但是这种意识却是非常清楚的,比别的文明更清楚一些。”在来自西方、一直受到西方文化影响的恰德教授看来,这便是礼学独特性的最重要体现。

在礼学研究中,恰德教授采用的是“新文化史”的研究方法。他指出,儒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文化”,在研究中应当全面考察它产生的环境、成长的过程,“人们为什么会从事文化的研究?人们是怎么习得这一文化的?这些问题都是需要探究的,不能仅仅看到思想的表层。”当谈到儒学在当代的接受时,恰德教授认为,儒学很像一种宗教信仰,只不过没有神,其包含的伦理观是不愿意信神的人也能接受的伦理观。

恰德教授指出,儒家文化的传承还是应该从教育出发:“很多人会说孔子是思想家,但是两三百年前的中国人考虑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他们不会说孔子是思想家,而是说他是老师,是‘先师’。”儒家要影响现在的中国人,还是得从教育入手。当谈到要不要恢复以及如何恢复儒学的问题时,恰德教授笑言:“这要中国人自己来考虑。”

翻译研究:作品的性质决定翻译

翻译的问题似乎是跨文化、跨语言研究无法规避的问题。本次汉学大会中,也有学者专门探讨了中文典籍的翻译问题。对于这一议题,恰德教授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翻译时,译者要决定是想让读者比较容易地去了解它(作品),还是希望让读者感到原文是什么样的、以贴近原文。我比较希望让读者感觉到原文是什么感觉。”因此,恰德教授认为,翻译不一定要让读者有舒服的感觉,反而要让读者去主动思考“这是什么意思”。如果读者读起来感觉完全是自己的语言的话,根本无法看到作品本来的面貌。同时,作品的性质也决定着作品的翻译,不同内容的作品需要不同的翻译方式。

在采访的最后,恰德教授表示,自己在本届汉学大会上收获颇多,希望汉学大会可以一直办下去。恰德教授认为,“坚持”是研究者最重要的品质,希望文学院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们能坚持自己的道路,努力在研究领域里达到更高的水准。


【汉学大会·学者专访】孙郁:鲁迅的海外研究——在凝视、聆听与想象中搭起智慧与友爱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