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1-12

中 国 · 北 京

首页 / 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

【汉学大会·学者专访】张隆溪:探索中国的“庐山真面目”

文 / 孟雅

2017-01-18

张隆溪教授是我们接到的最后一位教授。在机场看到他时,第一天的会议已经结束了。“因为我今天要给学生们上课。我现在一周就周五一节课,所以想上完了再来。”经过了三小时的夜间飞行,张教授看起来精神依旧很好。

张隆溪教授目前任职于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在研究工作之外,也为本科生讲授西方文化,包括历史、文学、哲学等。他强调:“要了解西方文学,只讲文学是不行的,历史和思想背景都非常重要。”

北大两年,美国十年,香港十年,张隆溪教授始终没有远离过讲台。当谈到三地学生的不同时,张隆溪教授坦言,内地学生相比以前确实有了不少变化,随着中国的开放,内地学生的眼光也更加开阔,会去关注多方面的问题。香港是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城市,以香港城市大学为例,15%20%左右的教员都是外国人。但香港学生对人文的关注度不太高,而美国学生比较突出的特点是思维活跃。“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张隆溪教授补充道,“包括在美国内部,哈佛大学的学生和加州大学的学生也不一样。但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会有很优秀的学生。”

共时与历时的汉学研究

今年世界汉学大会的主题是“比较视野下的汉学:传统与革新(Sinologies in Comparative Context: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对此,张隆溪教授有自己的理解。他认为,一方面,汉学本身就是多学科的,文学、哲学、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等,都属于汉学。从定义上来讲,外国人对中国的研究,都属于汉学的范畴。因此,Sinologies这一复数形式包含了汉学本身的丰富性。另一方面,从历史上来讲,汉学研究的侧重点也有变化。Sinology是一个早期的名称,通常指传统的汉学,是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的文本典籍,从书写中去了解中国的传统。而China Studies这种叫法则是比较晚近才出现的,更加注重当代或者近代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研究。

但在张隆溪教授看来,在对中国的研究中,侧重点向现代的转移并不一定是个好的趋势。他认为,SinologyChina Studies这样的二分法是缺乏整体性的。20世纪的中国急于进行现代化,希望远离历史的负担,因此进行了许多革新。但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也渐渐流失了。自1980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文化信心也在恢复。孔子由封建落后的代表变成了中国文化的标志,孔子学院也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因此,尽管中国在历史上有着各种变动和改革,但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念和价值是可以长久持续下去的。因此,应该把SinologyChina Studies结合起来看,研究当代必须了解传统,研究传统也要了解当代,不应进行人为的割裂,而要从不同方面研究这两个议题,强调这两者的联系。张隆溪教授引用苏轼的诗来说明多角度研究的重要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中国就像一座大山,从不同角度看会呈现不同的面貌,我们要把不同的观点整合起来。”

文化意义上的翻译

在过去的访谈中,张隆溪教授曾经指出一种汉学研究的误区,就是把中国看成西方的对立面,过多地强调其差异性。这种传统在19世纪就存在,尤其是法国,而且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观念占据着西方汉学研究的主流。虽然现在仍有学者坚持这样的看法,但整体情况相比十年之前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现在中西方交流更多了,中国出去的人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来也比较容易,相互间的误解就越来越少了。”张隆溪教授说。他认为,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下研究中国时,会有意无意地代入一种比较的视角。当我们从不同的文化角度理解一个文本时,不应把自己文化中的某种特定观点强加过来,但也不可能完全消除自己文化的影响。要深入研究一种文化传统并不容易,不是学了外文就可以,而是要对其历史和思想背景有了解,这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即使是同一种文化,要了解它不同历史时期的情况,也需要很多的知识积累,现在的人去看中国古代也会有隔膜。所以不仅要翻译外文,也需要翻译古文。这里的“翻译”并不仅仅是文字意义上的,还是文化意义上的,更是阐释和理解意义上的。

在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

作为“中西文化的摆渡人”,张隆溪教授一直致力于加强中西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面对国外缺乏中国学术界声音的情况,张隆溪教授与荷兰的博睿(Brill)出版社合作,出版了Humanities In China Library系列书籍,逐步向国外译介当代中国的优秀学术著作。这一项目填补了国外了解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的一些空白,在国外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国外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其实很多,但学术作品的翻译很少。现在哈佛大学出版社也在做这样的事情,但我们已经做得比较久了。”张隆溪教授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计划,会不断地有新书出来,最近的一本是葛兆光教授的《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应该不久就会出版。”

除此之外,张隆溪教授还参与了四卷本《世界的文学史》(LiteratureA World History)当中中国文学史部分的编写,同时担任第三卷的主编。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项目,这套书以时间为经,以地区为纬,由十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学者共同主持编写。在这套书中,非欧美国家的地位得到重视,在时期的划分上也未沿用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古代、中古、现代的分法,而是尽量兼顾世界各地文学史发展的整体脉络。这一项目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目前已经进行到了收尾阶段,将由英国著名的Wiley Blackwell出版社印行。张隆溪教授透露,“顺利的话,应该两年左右就能出版。国内的出版社对这套书也很感兴趣,北大出版社就希望英文的书稿一确定就开始翻译,争取同时推出中文版本。”

【汉学大会·学者专访】孙郁:鲁迅的海外研究——在凝视、聆听与想象中搭起智慧与友爱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