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11-12

中 国 · 北 京

首页 / 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

【汉学大会·学者专访】耶鲁大学司马懿教授:跨越时空的文本解读及汉学研究

文/陈天琦

2017-01-18

深邃的眼眸,亲切的微笑,关怀的话语,司马老师给每一位与她交流过的老师和同学都留下了温暖的印象。当谈到所热爱的中国文化,聊到晚清小说和中国神学时,她缜密的逻辑思维、新颖的研究视角、深厚的阅读积累,以及自由游走于不同时间与空间的思想,无一不展现了当代汉学家的智慧与情怀。

晚清小说:对象的选取与文本的审视

司马老师的早期研究以“晚清文学”、“青楼小说”为研究对象,从历时的视角关注文本,并于2007年出版了晚清小说研究专著——《晚清青楼小说研究》,同时也发表了许多相关论文。

司马老师认为晚清文学研究十分重要,因为中国的现代文学契始于五四文学,而当下对于五四文学的反思与审视,需要人们重新将目光转回晚清小说,以挖掘内里潜藏的现代性因子;另一方面,晚清暂未受到西方思潮的过多影响,因而文学所处的环境相对纯粹,其中还存续着独特的中国传统。司马老师说,她是在哈佛大学念书时与青楼小说结缘的,当时韩南教授(Patrick Hanan)在课堂上介绍了《风月梦》、《海上花列传》等书,“这些书写得很有意思,但缺乏研究”。青楼小说一直有着“狭邪小说”等的标签,对此司马老师并不十分认同,“可能人们对这类小说的评价普遍比较消极,但实际上从写作、文本、叙事者等角度进行探讨还是很有意义的”。由此,作者、文本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她一直以来研究的重点与核心。而这一研究思路和方向在司马老师看来,比单纯地评价这类文学作品或一味地劝导读者在阅读中保持审慎的态度要有价值得多。

不同于从固定的时间段和情境中看待文学作品,司马老师更强调文学活动的“流动性”,她认为文学活动包含着撰写、传播、阅读的整个流动性过程。她曾将《花月痕》历时一百年的五个不同的版本进行比较,当文本形式发生改变的时候,就可能会改变故事,改变叙事者,从而改变读者接收到的内容和反馈的信息。除了文本变化、读者反馈的变化外,司马老师也提及了文本解读中另一维度的变化,即个人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丰富,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于特定文本的解读也是不断变化的,“比如你阅读鲁迅的作品,如果你亲自去日本,也许更能体会到鲁迅所经历的周遭和不易”。基于此,在文本视域下对作者和读者的关注更显现出其重要的价值。

中国神学:视角的转变与方法的延续

在晚清文学研究之后,司马教授将研究目光转向东西文化交流,将叙事学研究方法用在了中国本土神学家的作品之上,为此她翻译了一些中国神学家的作品,向西方介绍中国基督徒在中国处境下的神学思考。在本次汉学大会上,司马教授选择了两位不同时代的神学家李之藻和汪维藩,这两位在各自的时代研究过唐朝时期传至中国的叙利亚东方教会(即景教)。李之藻是明末中国最先阅读景教文献的人之一,他将当时刚出土的景教碑作为基督教古时即已传入中国的重要证据,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写成《读景教碑书后》,载入所编的《天学初函》中,这就形成了中国学者对景教最初的看法。四百年后,当代中国神学家汪维藩掌握了更多材料,他本人受到了包括儒释道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神学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是一位可以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学者。他将自己对唐朝和元朝景教文本的解读写入《中国神学及其文化渊源》一书中。区别于西方传统中将神学体系化的研究模式,汪维藩选用了“中国人的思路与文风”这一视角,对相关文献进行全方位的解读。

司马老师从晚清文学到中国神学的跨越研究,与其说是研究对象的转变,不如说是研究方法的延续。她关注李之藻和汪维藩是如何通过景教碑和相关文献记录来解读中国的景教历史和神学内涵的,这些基于文本的理解和阐释又在哪些方面塑造和推动着中国神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她认为两人都使用了历史性的研究方法,基于文本,针对不同时代提出全新的理解,这恰恰体现出中国神学研究中文本的重要地位。司马老师最后认为,文本研究是中国神学研究方法论的中心,已成为该领域相关学者共同援用的传统。

司马老师透露她接下来的研究仍然关乎汉学与神学。在完成《汉语神学读本》的翻译后,她将探究当代中国包含基督教思想的小说,如史铁生、北村等人的作品,而在下一届汉学大会上可能会谈到中国神学作为汉学的组成部分,两者间的互动关系等议题。

汉学研究:代际的传承与交流的创新

在谈到汉学研究的发展现状时,司马老师结合自身在耶鲁大学任教的感受认为,在过去的十年,汉学的发展十分迅猛,如今已进入平稳进步的态势;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不减,但对于中国文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近年来活跃于汉学研究领域的西方青年汉学家代表之一,司马老师还有一位同为汉学家的父亲——英国杜克大学司马麟老师(Don Starr).她感慨道,父辈一代的古代汉语功底更为深厚,对中国古典文献的理解更为通透,这是值得晚辈学习和继承的。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交流项目等政策的扶持,如今的汉学家比过去有更多的机会来到中国,与中国的学者进行零距离的沟通与对话。同时,司马老师也笑称,自己已成为“老一代”汉学家,而她的学生们才是“新一代”汉学家。不可否认,正是因为一代代汉学家的努力和传承,才有了汉学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推进。

对于本届汉学大会,司马老师表示非常高兴能看到汉学的发展已进入到对多元视角、多重可能性的探讨阶段。随着第五届汉学大会落下帷幕,司马老师说她的心愿和期望已然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实现,即“激发别样的探索思路,碰撞独特的思想火花,实现学科的连接跨越,提出创新的研究方法”。

【汉学大会·学者专访】孙郁:鲁迅的海外研究——在凝视、聆听与想象中搭起智慧与友爱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