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告
  • 05
  • 06,2023

中国人民大学“新汉学”博士生学术沙龙丨第六期 阮光雄:浅谈澜湄合作(LMC)与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治理问题

2023年6月2日,第六期中国人民大学“新汉学”博士生学术沙龙于国学馆527会议室举行。本次沙龙由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越南籍“新汉学”博士生阮光雄(NGUYEN QUANG HUNG)主讲,报告主题为《浅谈澜湄合作(LMC)与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治理问题》。阮光雄聚焦澜湄合作(LMC)与澜湄流域水资源治理问题,从大国博弈的国际政治背景出发,同与会的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首先,阮光雄介绍了选题的背景与意义。他提出,现实表明,整个澜湄河流域的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影响了数千万人的生活。而作为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近年来已成为域外大国亚太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国博弈的大背景下,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治理日趋复杂,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单纯针对水体的水利管理范畴,成为一个牵涉广泛的国际政治话题。

随后,阮光雄区分介绍了几种跨境河流水权理论,并提出沿岸国共同利益理论应该成为流域国进行合作的导向。基于这一关键点,阮光雄阐述了研究思路的创新性,提出基于地区合作机制的发展进程和中国参与治理的程度来划分治理历程的阶段,脱离中国与下游国家二元划分的主张,依此来客观地评估中国参于治理的合作机制与成效。

在本次学术沙龙的主要分享环节中,阮光雄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研究的内容:1、澜湄河跨国界性给流域水资源治理所带来的困境 2、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治理历程 3、现有水资源协调机制的局限 4、澜沧江-湄公河合作(LMC)带来的影响。具体而言,澜湄河流域国开发利用的利益诉求不尽相同、流域国治理水平存在差异、现有的水资源合作机制存在局限,在这种情况下,他对LMC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LMC是目前唯一能够部分克服以往机制缺点的地区机制,并且逐渐发展出层次更高(部长级会议、外长会议、领导人会议)、领域更广(“3+5+X”合作框架)、机制更完善的合作结构。

最后,在总结分析了澜湄流域水资源主要治理困境和LMC的创新优势的基础上,阮光雄借此延伸出了研究的一些展望:关于LMC,为了约束流域国过度开发水资源,澜湄合作机制需要法规化、制度化;关于澜湄流域合作机制之间的关系,协调度有待提升。

分享结束后,参会的老师及同学们纷纷发言,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建议,对相关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新汉学”博士生学术沙龙为“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及校内其他学生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同学们通过学术活动表达自己的思想创见,在展示与讨论中完善学术成果,提升了自己的学术写作、学术表达能力。

Copyright © 2012.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 汉学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升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