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育在匈牙利是怎样发展的?匈牙利“中文热”有哪些历史和现实成因?中文教育如何进一步促进中匈两国关系发展?围绕以上话题,匈牙利汉学家、罗兰大学副校长郝清新(Imre Hamar)教授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
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文明交流互鉴是历史的回响,更是连接不同文化和未来的重要桥梁。作为人类智慧的精华,古典文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与文化价值,在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亚洲研究教授、美国东方学会主席柯马丁(Martin Kern)在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上发表了题为“将早期中国纳入全球比较古代学范畴”(Making Early China Part of Global Comparative Antiquity)的主旨发言。
11月6日至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举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亚洲研究教授、美国东方学会主席柯马丁在致辞中说,如果只了解中国或者只了解希腊,就永远无法知晓中国和希腊的独特之处,他强调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性,并呼吁要创建跨学科和比较研究的平台。
11月6日至8日,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85位专家学者齐聚北京,共同探讨古典文明的智慧及其对现代世界的影响。本次大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希腊文化部及希腊雅典科学院联合主办,以“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485位中外专家学者参与。
中新社北京10月8日电。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美国汉学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柯马丁(Martin Kern)讲述了他与中国、与中国文化的邂逅,以及如何通过比较性思考和研究理解文学乃至文化。
2024年9月27日斯洛伐克著名汉学家、比较文学研究教授马立安·高利克(Marián Gálik)因病医治无效,在布拉迪斯拉发逝世,享年91岁。高利克教授多次参加世界汉学大会,并在2013-2016年曾担任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理事。
中新社布达佩斯6月10日电 (记者 马秀秀)当地时间6月10日,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匈牙利罗兰大学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共同成立中匈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约80位中匈友好人士现场见证。
中新社布达佩斯6月10日电 (记者 马秀秀)当地时间9日,“汉学:文明互鉴的桥梁”座谈会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30余位专家学者、汉学家等齐聚一堂,交流探讨汉学发展与文明互鉴路径。
中新社布达佩斯6月9日电 (记者 马秀秀)2024年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会议暨汉学家交流会9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及汉学家等齐聚一堂,就下一届世界汉学大会筹备等议题进行交流。
中新社布达佩斯6月8日电 (记者 马秀秀)当地时间6月8日,2024“新汉学与文明交流互鉴”系列学术活动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启幕,吸引了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地的70余位汉学家、专家学者、中文教育从业者等参加。
Copyright © 2012.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 汉学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升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