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告
  • 04
  • 11,2018

【汉学大会·开幕式】第六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

11月3日上午,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和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世界汉学大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开幕,近百名中外学者共聚一堂,围绕“理解中国:包容的汉学与多元的文明(Understanding China: Inclusive Sinologies and Diverse Civilizations)”主题,对于汉学的发展与中西文化交流展开了对话。

与会学者

刘伟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杜鹏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国家汉办党委书记、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等出席开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主持开幕式。

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国王学院、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特里尔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格里菲斯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瑞士巴塞尔大学,法国阿尔多瓦大学,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匈牙利罗兰大学,土耳其安卡拉大学、安卡拉哈芝巴以剌木大学,亚美尼亚国家科学院,蒙古国立大学,墨西哥美洲大学,韩国庆熙大学,日本大阪大学等国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新华通讯社等中国高校和机构的学者代表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致辞中说,世界汉学大会自2007年起,至今已是第六届。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与改革开放相伴随的独特风景,正是中国走向世界、世界理解中国的过程,而世界汉学则为这道风景打开了一扇窗口。我们在纪念改革开放的日子里重新梳理汉学的发展,也期待着发展中的汉学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并肩同行,使中外互鉴、文明对话的影响力不断拓展。

刘伟校长指出,本届大会的主题是“理解中国”,而汉语中的“理解”一词,亦即“以理解之”。这就是所谓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理解”,是通向和谐的必经之路;在理解“他者”的同时,不同的文化也会在自我反省中获得更新。他希望世界汉学大会能为中外学者提供一个双向的对话空间,从而可以“坐于室而见四海,处于今而论久远”;既分享世界对中国的阐释,也感悟中国对世界的意义。

20181104141242_84347.jpg

马箭飞

国家汉办党委书记、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

国家汉办党委书记、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表示,在全球化继续发展、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大背景下,各国家各民族各文明之间都更加需要彼此理解、和谐共生。汉学作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纽带、促进多元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自身也需要更加的省思和包容。这就是本届世界汉学大会选择“理解中国:包容的汉学与多元的文明”作为主题的重要原因。有鉴于此,孔子学院总部将继续以开展汉语国际教育、推进中华文化传播为己任,致力于增进人文交流和国际理解,发扬汉学传统,繁荣汉学研究,让中国与世界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让世界多元文明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随后的三场主题发言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陈剑澜教授、爱丁堡大学费南山教授和耶鲁大学司马懿教授主持,普林斯顿大学柯马丁教授、鲁汶大学钟鸣旦教授、罗兰大学郝清新教授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阐述“理解中国”的主题,北京师范大学方维规教授、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惟善教授以学术对话的方式对三位教授的发言进行回应。

20181104141253_45662.jpg

柯马丁

普林斯顿大学教授

普林斯顿大学柯马丁教授作了题为“在古代世界理解古代中国”的演讲。在发言中,柯马丁教授表示,受到考古新发现的启发,海内外对中国古代研究的兴趣正在不断高涨,他展望了“包容性”汉学研究的未来发展面向。以“诗”在不同文明中的阐释为例子,柯马丁教授提醒我们对古代文明的错觉来自于双重误解:第一,我们没有认识到两种(或更多)古代文明之间的显著差异。第二,我们不承认我们今天与任何古代文明之间的差异。最后,柯马丁教授简要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最近成立的古代文本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在推动这一研究范式方面所做的工作。

方维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方维规教授作出了回应。他认为,柯马丁教授的演讲在“古代”“中国”和“理解”三个方面具有启发性。我们在将中国古代思想应用于当代目的时必须格外小心,因为只有在宏大的世界框架内研究古代中国,我们才能理解古代中国与同时代的古代世界的差异,理解古代中国与后世的差异。为了达成这种理解,跨学科的对话和比较的视野是切实可行的。

20181104141320_56019.jpg

费南山教授、钟鸣旦教授、李天纲教授

鲁汶大学钟鸣旦教授以“书籍的文化间巡回传播:在十七世纪的中国建立一个‘之-间’的文本社群”为题,从一个具体的角度阐明了本届大会主题。钟鸣旦教授认为历史研究可视为关于“他者”的艺术,因为历史学家所调查的是生活在另一个时间、空间的人。在文化交流史研究上,“他者”更是占据了中心位置,因为历史学家试图去理解通过与他文化的相遇所发生的事情。人们之间的任何相遇都可引发出一段故事,这个故事可能通过文本、图像、艺术品、建筑、社群、礼仪来表达。因此,研究者们可以试着去捕捉这些人之间最初的相遇,即他们的“之-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历史也是一门寻求“之-间”的艺术。

复旦大学李天纲教授作出了回应。李天纲教授认为,文本在传播过程中,肯定不能全部展现他的原来面目,因此我们仍然面对按照自身想象去“发明”对方的危险;但钟鸣旦教授的“之间”理论强调了知识的传播仍然是有效的,中西方的译者和读者不断地传译、理解对方,最终通过出版书籍,吸引读者,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文本社群,因而达成了一种中西文化“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郝清新

罗兰大学教授

罗兰大学郝清新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的佛经翻译”的发言,探讨佛教经文在中国传播的主要特征以及其对中国接受后来异域文化所产生的影响。郝清新教授认为,公元1世纪佛教的传入是中国文化在与外国文化的交流过程中最早遇到的一次巨大挑战。在外来宗教的传播过程中,无论是其典籍文献还是口传的教法都须译成汉语。然而,汉语在语法上与经文的源语言即梵文和普拉克利特语的语法却大不相同。语言上的差异再加上主要概念上的隔阂使得佛教更难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在佛教到来之前,中国人对“业报”“轮回”等重要概念一无所知。佛教在中国传播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于佛经的翻译方法:怎样翻译才能吸引中国的知识分子,同时又能保持经文源语的意思。由于第一批佛经译者来自中亚地区,使得当时的翻译过程更为复杂。

中国人民大学惟善教授作出了回应。惟善教授认为,要把汉语佛典翻译成英语的最大障碍是汉语佛典的原始语言母本已经缺失。因此,在英译的过程中,对汉语佛经的文句的理解以及音译词的读音问题都是很难把握的。由此,梵文等语言在汉传佛经英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便不可忽视。

与会学者提问

本届大会根据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的建议,力图缩小规模、凝练议题,着重于更充分的对话和交流。为此,本届大会的全部发言都采取中外学者直接对话的方式。在三场主旨发言之后,大会设有“汉学的译介与对话”“汉学的传统与现代转型”“汉学与跨学科研究”“汉学发展与人才培养”“海外汉学与本土学术”等五个专题小组,30余位海外学者,40多位参加“孔子新汉学计划”的海外博士生以及近30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围绕这些前沿议题进行一对一的学术交流。学者们普遍认可,汉学最突出的特质就在于跨文化、跨语言与跨学科。汉学不仅是文化对话的天然媒介,同时也必然启发人类对自身发展的进一步思考,必然通过不同思想的交流、交锋、交融,推助人与人的相识、相知、相通。

从2007年至今,世界汉学大会已经走入第二个十年。十一年来,世界汉学大会始终致力于跨越历史传统与文化身份的隔阂,倡导当今世界由对话而增进理解,因理解而尊重差异,从差异而达致和谐。第六届世界汉学大会以呈现多元文明中性状各异的“石头”为宗旨,期望“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的诗人境界,从不同的“石头”去理解多样的文化母体,理解“东海”,理解这个命运与共的世界。

Copyright © 2012.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 汉学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升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