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
- 11,2017
2017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会议学术会议第六场成功举办
2017年10月29日下午,2017年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第六场学术会议在国学馆114举办。罗兰大学郝清新(Imre Hamar)教授作了题为“人文学的衰落:汉学还是中国学?”的报告; 格里菲斯大学马克林(Colin Mackerras)教授作了题为“汉学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报告;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培高德(Cord Eberspächer)教授演讲的题目是“象牙塔还是咨询机构?德国当代汉学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主持担任本场会议的主持人。
郝清新教授指出,人文学在当下的现代社会逐渐失势是一个全球性现象。首先,政府对大学人文学科的投入变少,现代世界更欣赏实践性知识和科学的创新,虽然人文学科的投入和产出无法像企业或经济学那样产生明确即时的回报,其作用很难进行衡量,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孕育和产生,但人文学尤其是古代典籍和传统理念能够给当代世界带来价值观的增益。其次,郝清新教授提到人文学科的不确定性,人文学科需要建立坚实的方法论框架。二十世纪及以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冲击,使世界建立在排他的物质的价值观之上,依靠数据、金钱去解决由此产生的问题。这时,人文学科就是一门必要的学科,它帮助人类理解过去、塑造现在。着眼于汉学研究的角度,掌握现代中文不仅要学习具有市场价值的实用知识,而也要了解现代中国人的思考方式,而思考方式正和中国的文化遗产紧密相联。
杨慧林教授和钟鸣旦教授认同郝清新教授对于人文学科目前认知困境的关切。钟鸣旦教授提出,人文学是一种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学科,是一种诠释性的学科,这种诠释性需要不同的语言来理解人类、理解这种测量性的科学。在后来的讨论中郝清新教授提出不能用自然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人文科学,比如人文科学不能用量化的论文数量作为预算的衡量标准。
马克林教授在发言中认为当代汉学对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马克林教授首先批判了将此倡议看作中国阴谋论的观点,指出这是一种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其次,在历史上,汉学与“一带一路倡议”高度相关。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1877年发明的“丝绸之路”概念强调的是中国在欧亚大陆上的丝绸贸易,而跨越欧亚大陆传播文化、商品的概念在中国的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汉代。并且,古代丝绸之路将古中国的发明如纸张、罗盘、钟表、火药等传播至欧洲,为欧洲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再次,教授指出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不能忽视中国文化的两大重要基础,即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对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尤为重要。“一带一路倡议”虽在当代世界背景下提出,但研究儒家的经济生活模式和国际关系有其必要性,忽视儒家学说在一定程度上等于忽视了中国的基本态度;而道家学说强调无为而治,讲求避世,对世界没有进攻性。“一带一路倡议”象征着以中国为主导的全球化影响的增强,它对中国的未来具有积极作用,具有巨大前景。“一带一路倡议”能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这也需要汉学家对中国和中国文化进行客观解读,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在更多的空间里审视中国的当下。
马克林教授发言完毕后,学者们将关注点放在了“一带一路”术语的英文翻译的变化上。杨慧林教授指出,“一带一路”概念不是具体指涉“一”带或“一”路,它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复义性和复杂性。马克林教授也提到中国全球化与美国全球化的区别,而汉学能够帮助理解中国在全球化中的作用。
培高德教授在发言中指出在德国政治家和普罗大众心中,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且需要多加了解的东方力量,德国在与中国的经济往来上获得巨大利润,但同时,中国研究却并未因此繁荣,其研究规模反而相对缩小,直到今天它才稍稍获益于中国之崛起。其原因在于德国人文学科规模的萎缩,德国汉学研究机构规模小、师资少、院校交流被动,还有其他方面如学术的压力、政府分拨资金少等压力。因此,汉学家需要提高汉学在大众之中的吸引力,特别是增加汉学在年轻德国人之中的竞争力。再者,应改变德国汉学研究碎片化、发声不统一的问题,德国汉学家需要形成新的结构来处理此问题。最后,培高德教授认为汉学家的任务就是把中国放到应当所属的领域之中、放到和西方传统并驾齐驱的位置。
学者们在讨论中围绕汉学、人文学科的“无用之大用”展开。钟鸣旦教授提出各位汉学家都谈论汉学的“相关性”,他反思汉学的“非相关性”,即无用性,而正是因为其无用才是大学开设课程的原因——大学由此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曹伯义教授则再次强调汉学的相关性,指出欧洲政府和中国在各个层面都有合作。培高德教授认为汉学家需要把握好“无用”的度,做本国公众和中国之间的纽带,让他们了解真实的当代中国或传统经典意义上的中国。会议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Copyright © 2012.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 汉学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升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