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告
  • 28
  • 12,2009

杨慧林副校长参加第四届孔子学院校长论坛并发表演讲

2009年12月12日上午9:00-10:30, 第四届孔子学院校长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310会议室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杨慧林教授就 “中外大学如何通过孔子学院促进双边文化交流”议题发表了演讲,演讲的题目为“从‘知识转化’到文化互动:孔子学院的潜能”。

从“知识转化”到文化互动:孔子学院的潜能
From Knowledge Transfer to Cultural Interaction: potentiality of Confucius Institute

中国人民大学  杨慧林
Yang Huilin,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It is a great honor and pleasure for me to be present at the Forum of Confucius Institute, even though I suddenly find myself in a puzzle that whose mother tongue should be used here.  Anyway, the presence of so many representatives from so many countries reminds me of the fact that there is no mother tongue at all in Confucius Institutes.  “Speaking in tongue” might be very religious or mysterious, but not legitimate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which the most effective way is always bilingual or even multilingual.  Language makes us different from one another, but it is also the interaction of languages that makes it possible for us to enrich our own language and our mutual-understanding.  In this case, our collaboration in Confucius Institutes is itself a typical practic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the inner-most nature of Confucius Institute is to be understood in understanding, to be promoted in promoting, to be taught in teaching and to be identified in melting ourselves with different identities.  That is what I mean by the “potentiality” of Confucius Institute in the so-called “knowledge transfer”.  Now please allow me to highlight my point of what we should do and how we could do in my “mother tongue”.

在几天以前的一次会议上,我听到爱丁堡大学的一位学者将孔子学院称为“知识转化的典型”。她的中文很好,没有讲英文,但是我想她说的“知识转化”应该就是英国各大学近些年特别关注的knowledge transfer。与通常所说的“技术转化”(technology transfer)相比,“知识转化”的所指显然要广泛得多,它不仅是转化为实际“产品”,更是进入人们的实际生活、参与人们的实际经验。这恰好应合了本届大会“孔子学院与社区服务”的主题。

从另一方面看,与“技术转化”不同的“知识转化”,所能参与的公共领域还不仅在于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包括人们的精神生活。比如我们所期待并且力图促进的“文化交流”,必将超越有形的文化“产品”和具体的教学活动,最终建立一种跨文化的观念和“世界公民”的意识(global citizenship)。这正是保持长久的和平发展、解决种种文化冲突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参与孔子学院建设的中外大学最应该承担的使命。

这样一种vision and mission,或许可以联系到John Newman为“大学”所下的定义:University is a place of teaching universal knowledge。Newman所谓的universal恰恰不是“同一”而是“差异”,是intellectual universality而不是任何“定于一尊”的单一传统。因此英语中的university其实也可以说是unity with diversity,有如中国人所说的“海纳百川”。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层依据,正是孔子的“和而不同”(Harmony with diversity)。孔子学院之于中外大学的文化交流,应当首先凸显这一层根本的价值命意。

中国现代学术大师王国维的研究内容和治学方法,被陈寅恪概括为“释证”、“补正”和“参证”。其中“释证”是指“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的比较对勘,“补正”和“参证”则都是借助外来之学,即:“异族之故书”和“外来之观念”。陈寅恪先生甚至认为:“吾国他日文史考据之学,……无以远出三类之外。” 由是而论,中国现代学术本身就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所以当我们通过孔子学院深化与国外大学的合作时,“促进双边文化交流”其实应该已经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是要使这些理念在孔子学院的进一步发展中得到落实,可能还需要处理一些内在的矛盾。比如:孔子学院使汉语从研究者的书斋转向更多的学习者、甚至转向普通民众,但是简捷、实用的语言学习如何才能与深入的文化体验相结合?如何才能在“交往”中理解“差异”并且逐步形成新的生存方式和文化态度?

又如:汉语教师志愿者和所在国自身的师资应当是孔子学院未来的支柱,但是他们如何才能与所在大学的长久发展相互成全和相互协调?

另外:越来越多的中外大学参与了孔子学院的建设,当然也可以通过孔子学院采取诸多措施促进双边文化交流,但是如何才能由此促进大学本身?如何才能使大学真正获益?

中国人民大学目前已经在9个国家、参与了12个孔子学院的建设。除日常工作之外,我们也曾经分别派出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学生乐团和中国人民大学学生乐团,到孔子学院所在国进行巡回演出,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和强烈的反响。根据人大自身的学科特点和研究计划,并结合孔子学院启动较晚的芝加哥大学、密西根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校的具体情况我们正在着力落实的还有另外几项经常性的措施:

第一,我们每年7月的国际小学期(International Summer School)为期4周,大约开设60门左右的英语课程,每门课32学时;其中面向国外学生的课程约占一半,是由中国学者用英语讲授的中国政治系列、中国经济系列、中国法律系列、中国文化系列以及中国文化体验,同时配有1-2门汉语强化课。我们的国际学期不仅优先接受孔子学院所在大学和合作大学的学生,而且提供部分奖学金。国际学期的另一半课程是面向中国学生,我们特别邀请孔子学院所在大学和合作大学的学者前来授课,并承担往返旅费、支付授课酬金。2008年7月应邀任教的国外学者就有48人。

第二,我们的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和青年汉学家研修基地,每年均发布研究课题招标指南,优先支持孔子学院所在大学和合作大学的投标申请。申请获得通过的国外学者,将在我校直接体验中国的校园生活、从事专题研究、结交学术伙伴。2008-2009年度前来从事研究的国外学者已有13人,正在申请的还有8人。

第三,我们也正在积极创造条件,为已经派出的志愿者教师在国外大学争取短期进修或从事研究的机会,从而帮助他们在教学之外得到必要的培养和提高,在讲授中国语言和文化的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所在国的语言和文化。

总之,我愿意用汉语重复一遍我刚才用英语讲过的话:孔子学院的根本性质,是通过理解他人而被他人所理解,是推介也是被推介、是教授也是学习、是敞开我们自己从而成就我们自己。我认为,中外大学应当通过孔子学院实现这样的潜能,于是才有深入的文化交流,于是才是真正地服务于社会。

Copyright © 2012.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 汉学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升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