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告
  • 10
  • 05,2023

中国人民大学“新汉学”博士生学术沙龙丨第三期 Kathrin: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Ident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ral Education

    2023年4月23日,中国人民大学“新汉学”博士生学术沙龙的第三期在国学馆527会议室举行。这次沙龙由2021级德国籍“新汉学”博士生Kathrin Nagel主讲,主题是“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Identi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oral Education”。Kathrin Nagel德国杜伊斯堡和埃森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


Nagel首先简要介绍了她的博士论文框架,然后着重介绍了论文中使用的社会学理论和在北京的田野调查两个部分。Nagel的论文主要聚焦中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教师的德育课堂)是如何影响中国学生的身份建构。在此基础上,她延伸出其他的研究问题:我们如何解释社会角色的知识传播?学生如何认同现有的角色,以及他们如何学习按照这些角色行事?在中国社会中发挥作用的知识观念是什么?中国社会的现实是怎样的?

Nagel在论文中主要运用了“知识社会学”(sociology of knowledge)理论,特别是“现实的社会构建”(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等西方社会学概念。根据这种理论,人们通过彼此互动社交创造和形成生活现实,但这种被创造的现实并不是客观的现实,而是人们主观建构的现实。人们遵守社会的规则和价值观,把它们视为一种习惯(habitualization),认可并愿意重复某些行为。此外,每个人在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完成了“社会化”(socialization),因此个人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个人自己建构的。知识也不是客观的,却与行动密切相关,是个人身份建构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Nagel介绍了论文关注的另外一个关键术语——公民教育。她指出西方的公民教育观念与中国的不同,根据中国官方的介绍,中国推行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关注教育政策、道德、法律制度、心理保健、文化习惯、民族价值观、信仰、科学愿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在中国,道德包括更广泛的方面,如意识形态、价值观、规范、传统和政治等,中西方向下一代传输这些道德理念知识的方式不同,但基本期待一致。为了做好研究,她仔细阅读了北京中小学使用的教科书《道德与法治》,还将对一些北京中小学进行田野调查,走进课堂、访谈教师和家长,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国道德教育的特点和目的,在自己的论文中用详实的数据和案例向海外介绍中国德育教育的真实情况。

学术沙龙为“新汉学计划”博士生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平台,帮助学生们深入了解其他新汉学博士的研究,分享意见和思考。


Copyright © 2012. 中国人民大学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 汉学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升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