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日下午,第六届世界汉学大会的第三分组会议“汉学与跨学科研究”第一、二场会议在国学馆123举办。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马克林教授、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文德教授、 韩国庆熙大学吴一焕教授、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王黎明教授、伦敦国王学院的奥利弗·戴维斯教授分别就相关汉学议题作了主题发言。第一场由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主持。第二场由中国人民大学姚新中教授主持。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马克林教授作了题为《汉学与全球研究:初步分析》的发言。马克林教授主要就“全球研究”或“全球史”这一新兴研究领域与汉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他首先明确了“全球研究”和“全球史”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列举了一些具体例子,包括安德烈·冈德·弗兰克的《重新定位:亚洲时代的全球经济》、李约瑟的多卷本《中国科学技术史》和彭慕兰的《大分流》。马克林教授表示,全球史最有趣的特征之一是在中国及其它文明的多重历史中寻找新的重要性和机制。与其他文明的比较能够进一步加强汉学和中国研究的重要性。最后他指出,对全球史的研究不仅是全球化进程的结果,而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接下来,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文德教授作了题为《汉学与跨文化性:手足相连》的发言。他首先明确了跨文化的研究领域;其次指出跨文化本身虽然是很广泛和模糊的概念,但在全球化过程中,其重要性是十分突出的。再次,他谈到跨文化研究的方法,从跨文化语境的语汇入手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文德教授得出结论,跨文化作为一个多方面的研究领域是多义化的,我们的全球化也是以相遇、合作、尊重为特点,但又同时存在着冲突、优势话语和符号暴力。如何使这两个互补领域构成对话十分重要。
韩国庆熙大学吴一焕教授带来了题为《中国世界遗产的融合与视觉化研究》的发言。他以韩国的孔子学院为例,从孔子学院的教育目的谈起,指出通过博物馆、展览会等有效教育手段,能够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人的思维意识等问题,并强调视觉化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希望通过知识的统合,建立起个人和群体的价值连接。由此吴一焕教授指出,大学正经历着第四次产业革命,运用大数据已经是大势所趋。中国使用世界遗产内容的学术机构众多,寻找合适的融合方案势在必行。
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王黎明教授作了题为《汉字、右脑开发与数学思维模式》的发言。他首先指出,中国古代数学在四则运算、代数、几何方面于宋元时期达到巅峰。然而,此后中国在近代高等数学方面进展甚微。汉字与中国人重形像、重直觉、重经验、重感悟的思维形式相辅相成,不仅成就了中国古代哲学、宗教、文学、医学、艺术的辉煌,同时也使中国人的数学思维模式具有非逻辑性、直观性、具象性、技艺性、机械性等特点。当代神经科学、心理学及认知的研究,不断揭示右脑开发的重要性。由此他得出结论,探讨汉字与右脑开发及思维模式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之后是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的奥利弗·戴维斯教授,他作了《中国文化与人类社会性科学:全球化世界中的稳定社会》的发言。在发言中,戴维斯教授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首先他为大家描述了第一次的启蒙运动以及劳动人的概念;其次他指出在第二次启蒙运动中,人的定义由技术型向社会型转变,由此引出中西文化在第二次启蒙运动各自扮演了何种角色的问题。借此,他认为中国的儒家文化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历史和语言,这种历史和语言可以被看作一个稳定而长期的力量。他强调,这样一种文化作为一种长期的思想之源,应成为我们寻求新科学时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