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

【汉学大会·理事会】2018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顺利召开

2018-11-03

2018112日下午3点,2018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123教室召开。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静炜,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处长时延安教授出席会议。

参加会议的理事会成员包括北京大学/夏威夷大学安乐哲教授(Roger Ames)、英国牛津大学罗伯特•恰德教授(Robert Chard)、美国耶鲁大学副教授司马懿(Starr Chloë)、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培高德教授(Cord Eberspächer)、英国爱丁堡大学费南山教授(Natascha Gentz)、匈牙利罗兰大学郝清新教授(Imre Hamar)、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马克林教授(Colin Mackerras)、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研究系系主任柯马丁(Kern Martin)、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欧凯教授(Bülent Okay)、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罗流沙教授(Aleksei Rodionov)、比利时鲁汶大学钟鸣旦教授(Nicolas Standaert)、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曹伯义教授(Carsten B. Thogersen)、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李夏德教授(Richard Trappl)和瑞士巴塞尔大学韦宁教授(Ralph Weber)。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交流处孔子学院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院长、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主席杨慧林教授主持。

刘伟校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欢迎与会理事的到来,表示会一如既往地建设好汉学大会这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也希望能够同与会理事常来常往,一起为世界汉学的发展贡献知识与智慧。刘伟校长指出,在汉学研究中,受到更多关注的儒学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进一步跨出国门、走向世界;对于每一个具有深厚民族情感、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国学者来说,能够见证中国本土学术与世界汉学的互动以及中国文化思想空间的不断扩展都是令人欣喜的事。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世界汉学学者的共同努力以及世界汉学大会的持续推动,世界汉学日益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桥梁之一。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不断拓展的对外开放——这条经验对于汉学的发展来说也同样适用。培育开放的汉学,在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尤为重要——它不仅代表着汉学自我关照的学术品格,也为推己及人的文化理解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窗口。最后,刘伟校长特别指出,人类的命运彼此关联,现实的处境却冲突频发;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汉学应打通古今学术、尊重文化差异、跨越学科界限、融入现实关怀;作为世界汉学大会的最高议事机构汉学大会理事会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国家汉办副主任静炜分享了过去一年孔子学院的工作成果,并提到汉学发展现在面临的三个问题:如何更好地满足优秀汉学家的需求、如何培养青年汉学家以及如何发挥世界汉学大会的影响力。静炜副主任指出当今世界的一些变化与包容和多元的主题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研究中国文化的专家以事实为依据发出声音。最后,静炜副主任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对汉学大会的支持和服务,期待在场理事对孔子学院总部提出更多建设性的意见。

随后,刘伟校长和静炜副主任为上届缺席理事会议的柯马丁教授和司马懿教授补颁了聘书。

接下来,理事会主席杨慧林教授就过去一年的工作向理事会进行报告。他首先介绍了本届汉学大会的基本情况:第六届世界汉学大会于2018年年初开始筹备;应上届理事会缩小规模、凝练议题的要求,这届只邀请了30位国外学者。根据30位国外学者的发言内容,大会方邀请了30位中国学者参与对谈。在国家汉办的支持下,46位新汉学计划资助的国外青年研究生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一些在中国工作的国外学者作为中国代表参会,成为本次世界汉学大会的另一个特色。

随即,杨慧林教授报告了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和秘书处的四项日常工作:一、人大作为秘书处实际履职方,过去一年里举办了六场“视界人文讲座”,邀请的学者来自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高校;二、理事会秘书处积极支持柯马丁教授在人民大学主持的“古代文本文化中心”,协助组织了两次工作坊和一次学术会议,希望以这种方式引进西方研究方法,培育更多的青年学术人才;三、秘书处承办了“大中华文库《晏子春秋》以及先秦诸子研究”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四、通过世界汉学大会和孔子新汉学计划,人民大学一直在为国家汉办和孔子学院总部支持的项目贡献力量;自2013年以来,人民大学已接收了来自16个国家的24位孔子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并在今年新招收了7位博士生。

报告结束后,杨慧林教授同与会理事就下届大会的主题和时间问题进行了讨论,理事成员积极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牛津大学罗伯特·恰德教授首先就中国学说的地位问题提出忧虑,他指出在其执教的牛津大学,与中国相关的各种学问尚未进入主流,因此如何把汉学用一种易于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是一个难题。

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的培高德教授对此表示认同,认为德国通识教育中的汉学内容相比中国目前的影响力来说过于薄弱。他也指出,德国历史学家忽视东亚历史的现状有待改善��

美国耶鲁大学司马懿教授建议把圆桌会议和分论坛组织在一起,让海外汉学家与中国学者进行直接对话,以避免欧洲中心主义的自说自话。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马克林教授就汉学的定义发出疑问:汉学家们研究的“汉学”是汉族的汉学,还是超越了汉族的汉学?中国历史里面包含了汉族的历史,也包含不同少数民族的历史——马克林教授希望在汉学研究中应重视少数民族的问题。

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曹伯义教授认为,近年来学习汉学的欧洲年轻人增多是一个可喜的趋势。他希望中国哲学思想能够应用到当下不断变化的环境当中,并表示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取之不尽的宝库还可以被更多地挖掘。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罗流沙教授对新汉学毕业生去向发出疑问,国家汉办推行了新汉学计划以后,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到中国攻读博士学位,与此同时很少有汉学毕业生回到母国从事研究教育工作。

 对此,静炜副主任做出了回应,新汉学博士生项目有两类学生:一类属于联合培养,在结束中国学习后会返回母国学校;另一类则是在中国完成博士学位的学生。对于后者,孔子学院正在思考如何能让这批学生既得到国外大学的支持,也能够继续同中国保持联系。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李夏德教授、土耳其安卡拉大学欧凯教授、比利时鲁汶大学钟鸣旦教授、匈牙利罗兰大学郝清新教授、北京大学安乐哲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马克林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费南山教授、瑞士巴塞尔大学韦宁教授和复旦大学孙向晨教授也各自发表了精彩的见解。最后,杨慧林教授对各位理事成员的真诚发言表示感谢。

世界汉学大会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及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自2007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五届。世界汉学大会理事会作为世界汉学大会的最高议事机构成立于2014年,并于201510月召开了第一次理事会行政会议。理事会秘书处设于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