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

【汉学大会·访谈】陈剑澜 | “理解中国”:尊重差异基础上的对话目标

2018-10-17

        陈剑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北京大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西方现代文论与美学、生态哲学与生态批评。

         从2007年至今,世界汉学大会已经走入第二个十年。十一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作为世界汉学大会的承办方,在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理解上展现了自身的特色与实力。作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的新院长、世界汉学大会的“新人”,陈剑澜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他关于本届世界汉学大会的理解与看法。


        关于本届世界汉学大会的主题“理解中国:包容的汉学与多元的文明”(Understanding China: Inclusive Sinologies and Diverse Civilizations),陈剑澜教授注意到副标题中“汉学”(sinologies)与“文明”(civilizations)二词的复数形式。他认为,首先,由于文化背景、价值立场的差别,汉学研究者往往采取不同的观察和思考问题的方式,相应地也就产生不止一种汉学,而“包容的汉学”则体现了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对多视角、多形态的汉学加以统摄的愿望。其次是“多元的文明”与“多种文明”的差别。我们早已接受“不同文明”和“多种文明”的概念,但“多元的文明”还有更深一层意思,它意味着不同文明的核心价值并不总是可以通约的,某种文明的某些价值不一定能作为一般价值来谈论。所以我们才需要对话。陈剑澜教授进而指出,“理解中国”是汉学大会的目标。“中国”作为理解的对象,看似固定的,其实由于背景、视角和方法的差别,研究者观察和思考的东西不尽相同。因此,承认和尊重差异基础上的理解与对话尤为重要。理解有时是为了达成共识,有时则不是;理解首先是互换立场、将心比心去同情、认识对方的能力,作为对话的目标,理解本身比共识更本原——因为这关切到文化多元主义的话题。多元主义认为事情的真相不止一面,理解真相的方式不止一种,不同理解方式彼此不可替代。多元主义不等于相对主义,也不会滑向相对主义。多元主义要求宽容。宽容意味着你我由于立场不同可能永远不会有共识,但是当我们共同面对一个问题时,却可以达成理解。当然,这需要我们重新去思考交流和理解的结构。

        在往届的世界汉学大会上,与会学者曾提出“汉学最突出的特质就在于跨文化、跨语言与跨学科”这一观点,对此,陈剑澜教授也与我们分享了他自己独特的体会。在他看来,“跨文化”是汉学的基本属性。所谓“汉学”指的是域外学者研究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学问,它本身就是以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国族区分为前提的。汉学家是以“他者”的身份来从事研究的,而中国本土学者对同一个对象的研究则称为“国学”或传统文化研究。由此,汉学也就具有“跨语言”的特点。汉学家通常用自己的母语来写作,而且首先服务于母语的读者。而在这三个“跨越”中,陈剑澜教授对于“跨学科”这一点尤为关注:中国传统学问有自己的分类法,如“经史子集”等,但是从清末民初开始,我们逐渐借助由西方传来的现代学科建制来切割传统学问,以文史哲为例,我们有中国哲学史、中国伦理学史、中国美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等等科目。这种学科划分是必须的,是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尤其是现代大学制度的需要。在现代教育制度内传播的知识只能是系统论证的知识。但这种切割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因为中国传统学问并不此类划分为前提,切割之后,难免会出现削足适履的情况。而域外的汉学研究受此影响似乎少一点,例如某些以问题为核心的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对于中国传统学问分类的认可。这对我们有启发意义。

        谈及“传统思想的创造性转化”,陈剑澜教授认为这个提法基于一点考虑,即传统思想不经过大改就无法作用于当今社会。简单来说,一种思想观念之所以在历史上发挥现实功能,是因为有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社会组织形式,一旦后者消失了,它就必须跟新的社会组织形式去磨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历了一场古今之变,传统社会为现代社会所取代,许多传统观念赖以存活的土壤没有了。在此背景下,一批学者,如新儒家,力图用中国传统智慧来应对现代问题,于是有了后来的“创造性转化”一说。以伦理学为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念在传统宗法伦理社会中是有用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发挥效力,就成了问题。对于这类问题,陈剑澜教授建议我们从两方面来思考:在那场巨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变了的是社会形态,不变的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传统的君子之德,即“仁义礼智信”等等,亘古不变。这些道德规范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日常意识,至今仍被人们普遍接受。这是延续而非“转化”。但是,另一些现代社会必需的伦理观念又是传统文化无法直接给予我们的。对此,陈剑澜教授特别提到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的《论公德》一文。梁氏文中说道:“道德之本体一而已,但其发表于外,则公私之名立焉。人人独善其身者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二者皆人生所不可缺之具也。无私德则不能立,合无量数卑污虚伪残忍愚懦之人,无以为国也;无公德则不能团,虽有无量数束身自好、廉谨良愿之人,仍无以为国也。吾中国道德之发达,不可谓不早,虽然,偏于私德,而公德殆阙如。”这虽是一家之言,但提出了很好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所谓“人人相善其群”的“公德”就是正义、公平之类原则。这类原则如何从中国传统思想中找到源泉,是面对“创造性转化”的基本问题。

        对于未来的汉学研究,陈剑澜教授表达了自己的期待:“我希望未来能看到两个研究路径,一是为了解而了解的研究,二是有现实针对性的研究。”二者既不可混淆,也不必厚此薄彼,需要相互补充相互竞争,实现和谐共生。另外,陈剑澜教授也提出,随着世界的发展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加上不少年轻的汉学家汉语语言能力比较全面,对中国当代社会生活的了解细致入微,他们肯定会从新的视角用新的方法来进行研究,拓展现有的汉学研究格局。

        采访的最后,陈剑澜教授也与我们分享了参与此次世界汉学大会筹备工作的体会。作为世界汉学大会的“新人”,他在筹备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汉学大会整个组织团队的专业性、高效率以及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与服务意识,也对本次汉学大会的顺利召开充满了信心。而对汉学大会未来的发展前景,陈剑澜教授也作出了初步的设想: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世界汉学大会将承载更多的学术含量,并将考虑进一步整合汉学与中国研究的学者队伍,使之形成对中国传统学术和现当代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的整体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