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新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级文教专家。研究领域:比较哲学、当代儒学与伦理学、宗教社会学。代表性著作:An Introduction to Confucianism、Reconceptualizing Confucian Philosophy in the 21st Century、Religious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China、《比较视域中的儒学研究》《儒学与基督教——仁与爱的比较研究》《早期儒家与古以色列智慧传统比较》等。
作为恢复高考后首批步入大学的一代,对学术使命的不懈追求构成了姚新中教授的人生底色。从多年的中外学术交流实践,到在海外创建的中国研究中心,再到国内合作创办哲学、政治学、经济学(PPE)专业,姚新中教授始终走在汉学研究对话的前沿。接受学生记者专访当日,他刚从贵阳飞回北京,为了不耽误采访,姚新中教授未及休息便来到了办公室。谈及本次世界汉学大会,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家国情怀很重,总是想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对于本届汉学大会的主题,姚新中教授很有共鸣:“我注意到大会采用了‘sinologies’而不是‘sinology’。这说明,过去我们用单数证明汉学研究是一个整体,实际上不同学术背景的研究人员对中国的理解是有区别的。”姚新中教授认为,大会主题聚焦理解与包容,正是我们目前需要提倡的:“从什么样的视角解读中国?怎样形成更接近事实的理解?这次大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术平台。”
对此,姚新中教授认为,汉学研究的张力肯定是存在的。他提出从三方面入手,看待汉学研究的张力:第一,认识到汉学作为一种学科,有自身的规定性;我们不应当人为地去规定这个学科应该怎么样,而是要遵循学科本身的规律性。第二,所有的学问在方法论上都有分析的、批判的、理性的因素;因此,我们在看待汉学时,不应该单纯以感性的方式来审视。第三,视角不同、研究方法不同,所产生的成果自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是汉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于不同的声音要有足够的胸襟去接纳。“这也就是孔子所倡导的‘和而不同’。”
为此,姚新中教授多年来一直在搭建平台,让中外双方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互相交流,进而实现相互理解。他欣喜地看到,近年来中国学生、学者到国外研修访问的人数大大增加,中外交流已由曾经的单向沟通转为双向交流——越来越多的国外学生和学者来到中国进行学术交流。
回国后,姚新中教授与哲学院、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合作创立了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PPE)专业,尝试进行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三大学科的交叉培养,打破因学科孤立带来的短视与思维局限,培养复合型、跨学科的人才。姚新中教授说:“发展PPE的时候我始终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就是我们的学生,既要有一种深厚的理论素质,同时也要有参与实际的能力和热情。既要有中国情怀,也要有国际视野。”
在课堂上,姚新中教授反复强调我们对待“传统”应有的方式。这个“传统”不仅指中国的传统,也指西方国家的传统和非西方国家的传统。传统是民族之根,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不能仅看成一种单向的过程,应视其为一种双向的交互作用。姚新中教授表示,希望通过课程实践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自觉地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待中国的传统、现代化进程和传统与现代化的交织状态。
如何使中国思想无碍地融入世界文化之中,是当代学人面临的重要课题。就如何做到这一点,姚新中教授提出了两点建议:首先,通过“新汉学”研究的方法,让世界更深入地了解、接受中国的文化和思想。其次,中国应对世界文化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更难的。姚新中教授强调,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是新汉学和全球化之间互动关系的重要方面:“对此,我们必须要坚持。”
<span style="font-family:" font-size:14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