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康(Leonard VAN DER KUIJP),哈佛大学藏学教授,南亚系前主任、内亚和阿尔泰研究委员会主席,德国汉堡大学博士,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协助E. Gene Smith 创建了藏传佛教资源中心(TBRC),即现在的佛教数字资源中心(BDRC)。荣获过麦克阿瑟奖(1993年)、古根海姆奖(2016年)。学术领域包括印藏佛教思想、藏传佛教思想史、西藏文化史以及前现代汉藏和蒙藏政治与宗教关系。主要学术著作包括《藏传佛教绘画量度经:17世纪艺术指南》(合著,Handbook of Tibetan Iconometry: A Guide to the Arts of the 17th Century),《觉丹热赤(1227-1305)论佛教认识论和逻辑学》(合著,Bcom Idan ralgri (1227-1305) on Indian Buddhist Logic and Epistemology)。
发言题目:《司徒班钦·却吉迥乃(1699-1774):中国十八世纪最伟大的学者之一》
发言时间:11月6日15:20-16:00
范德康的学术之路始于他对东亚文化和历史的浓厚兴趣。在一篇访谈中,他提到在18岁时,他决定从数学和生物转而攻读哲学。在这期间,他读到了冈瑟(H. V. Guenther)有关藏传佛教哲学思想的论著,这不禁使范德康心生景仰。随后他前往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跟随冈瑟教授学习。后来的几年里,范德康在冈瑟指导下顺利完成学业,在萨斯喀彻温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
1982年,30岁的范德康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这次中国行缘于范德康在尼泊尔期间萌生了到真正的西藏去看一看的想法。1982年到1985年,范德康在尼泊尔开展研究,其间一直与导游这个职业相伴。不久,范德康结识了中国藏学界的几位顶尖人物:中央民族大学的王尧教授,藏学家巴桑旺堆先生。后来,他还认识了现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庆英教授等。
范德康的研究兴趣和重点主要在写本等文献资料,他认为,语文学是一切文本研究的基础。但的研究要超越所谓“文本批判”与“文本构建”,通过阅读文本来理解文化,包括各时期的历史差异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差异。他尤为关注文本是如何流传的、当时的人是如何接受这些文本的、在特定时代场景下重要的文本是如何以及为何对后来产生影响或者没有产生影响的。
最近一段时间,范德康教授尤其关注佛教思想史方面的研究,有一些新的学术成果即将面世。“我从一开始就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现在我正四处搜罗更为全面的材料。”这些思想史的材料在学术界价值极高,它们使藏学研究和藏传佛教研究的面目彻底改观。这不仅仅对中国的藏学研究有益,也对全世界范围内的藏学研究都意义深远。
范德康教授与中国结缘颇深。1990年,范德康成为第一位进入北京民族文化宫研究藏文写本的外国人;2011年,他应邀成为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的客座教授;2012年,他又受聘成为三峡大学的终身荣誉教授。如今,中国的藏学研究、蒙古学研究、满学研究等等都得以在“国学”“汉学”的语境下展开,范德康认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化都是瑰宝,这些语言和文本不应仅仅在博物馆里束之高阁,更应该被极大地投入人力、财力支持,去传承弘扬,因此学界关于少数民族的研究显得非常关键。推进藏学研究、藏传佛教、佛学研究深入,也是发展汉学、国学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