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柏松(James ROBSON),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教授,哈佛大学亚洲中心主任,哈佛燕京学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董事会成员,《通报》三位主编之一。学术领域包括中国佛教史和道教史。主要学术著作和编著包括《权力之境:中古南岳衡山的宗教景观》(Power of Place: The Religious Landscape of the Southern Sacred Peak (Nanyue南嶽) in Medieval China,该书荣获法兰西文学院儒莲奖和沼田智秀佛教图书奖)、《图像、遗物和传说——佛教圣地的形成与转变》(Images, Relics, and Legends: The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t Sacred Sites)、《东亚佛教的隐修:对佛寺的考察》(Buddhist Monasticism in East Asia: Places of Practice)、《诺顿世界宗教文选:道教》(The Norton Anthology of World Religions: Daoism)。目前正在为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伟大宗教书籍传”系列丛书撰写专著《道德经:一部传记》(Tao Te Ching: A Biography)。
发言题目:《哈佛大学汉学历史及其与亚洲的互动》
发言时间:11月5日11:20-12:00
罗柏松在一次演讲中从宗教的角度论述了华语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联系。在纵观历史的前提下,罗柏松指出世界上大多数宗教其实都有关于事物开始(宇宙起源)和事物结束(末世论和启示论)的表达。他回顾探讨了基督教的末日传统及以哈尔·林赛(Hal Lindsey)为代表的福音派文学,并将其延伸至中国道教与佛教语境中,发现中国文化也在一定程度具备同样类似的模式。这样的发现,正与中国所致力推动的全球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谋而合,因而与此相关的宗教研究、汉学研究等都具备了更加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这也正是罗柏松多年致力于相关汉学研究的不懈动力。
罗柏松曾在第23届哈佛中国论坛致辞中提到,随着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中国与美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都愈加广泛,各国之间应当以更加长远的目光放远未来,搭建交流互鉴的桥梁。作为汉学家,探究西方在不同文化语境下对中国经典文化的不同理解与讨论,探讨宗教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与发展,对于更好地研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中西方的友好交流与合作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