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博古睿研究中心学术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中西比较哲学。代表作:《孔子哲学思微》(1987)、《汉哲学思维的文化探源》(1997)、《先哲的民主:杜威、孔子和中国民主之希望》(1998)。
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研究员,古典汉语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儒家文化史和儒家礼仪研究。近期出版物:《中国早期至公元9年的礼学研究》(Brill, 2021)。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与老年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2017-),曾任国际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亚洲大洋洲地区主席(2009-2013)。主要研究领域:人口老龄化与老龄问题、人口与发展、人口迁移与流动。代表作:《回顾与展望:中国老人养老方式研究》(2016)、《新世纪的中国人口—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合著,2011)、《欧盟国家的老龄问题与老龄政策》(2000)。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波恩大学兼职教授,曾任杜塞尔多夫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2010-2020)。研究领域:中国近代史、中国与全球化、中德关系、军事与海军史以及西方对中国的看法。代表作品:《1842-1911年德中关系注释源》(Prussia-Germany and China, 1942-1911: An annotated edition of source material)、《欧洲、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知识交流和现代化进程》(Knowledge Exchange and Modernization Processes between Europe and China and Japan l)、《中国的帝国战争》(China’s Imperial Wars)。
翻译家、汉学家,土耳其安卡拉哈兹巴伊拉姆大学(Ankara Haci Bayram Veli University)教授,曾翻译出版多部中文著作。其翻译出版的《孙子兵法》是首个从汉语文言文直接翻译成土耳其语的译本。主要翻译出版作品还包括《论语》、老舍《猫城记》、张炜《古船》等,曾获“第十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青年成就奖”。
英国爱丁堡大学文学、语言与文化学院汉学讲席教授、苏格兰孔子学院外方院长。曾在上海复旦大学(1988-1990)、北京中国人民大学(1995-1996)及东京大学(1997)学习和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文本及媒体中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国传媒历史、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戏剧。曾翻译高行健的小说。主要著作:“1907, June 1 : Global theatrical spectacle in Tokyo and Shanghai”(《1907年6月1日东京与上海全球戏剧奇观研究》); “From news to new knowledge: Early Chinese newspapers and global knowledge transfer”(《从闻到新知:近代中国报刊与全球知识转移》); “Networks of communication in Early Chinese newspaper”(《近代中国报刊中的联系网络》)等。
匈牙利罗兰大学副校长、东亚研究所所长、汉学系系主任、日本学系系主任。2011年获得孔子学院总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中国佛教华严宗之历史及哲学、中国宗教历史。主要著作:Kínai buddhizmus a középkorban - Cs’eng-kuan élete és filozófiája [Chinese Buddhism in the Middle Ages -- Chengguan's Life and Philosophy] (1998), Buddha megjelenése a világban [Buddha’s Manifestation in the World] (2002), A Religious Leader in the Tang: Chengguan’s Biography (2002), Reflecting Mirrors: Perspectives on Huayan Buddhism (2007).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国际翻译联合会原副主席、中国外文出版事业发行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主要研究领域:中英翻译、国际传播等。代表作:《最新词汇汉英翻译词典》、《新汉英词典》、《聊斋志异选》等。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和神学院荣休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海外名师”特聘教授,文学与神学交叉研究领域的重要国际期刊《文学与神学》(Literature and Theology)的创刊者。研究领域:文学、艺术与神学。主要著作:Literature and Theology as a Grammar of Assent (《作为一种首肯语法的文学与神学》); The Sacred Community: Art, Sacrament, and the People of God (《神圣的群体:艺术、圣礼及上帝的子民》); The Sacred Body: Asceticism in Religion, Literature, Art, and Culture(《神圣的身体:宗教、文学、艺术与文化中的美学》);《文学与宗教研究导论》等。
法国巴黎-索邦大学校长、巴黎大学近当代艺术史教授,并在2008年至2012年间成为巴黎大学科学委员会副主席。研究领域:19世纪欧洲艺术、法国浪漫主义,尤其是欧仁·德拉克罗瓦。主要著作:Delacroix《德拉克罗瓦》等。
威尼斯卡福斯卡里大学校长,亚洲与北非研究系中国古典、宗教与哲学教授。
Colin Mackerras 马克林(澳大利亚军官勋章获得者、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是中国历史、音乐剧、少数民族以及澳中关系和西方对中国印象方面的专家。
印度尼赫鲁大学博士,尼赫鲁大学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学院教授。曾任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1996-1998, 2000-2002, 2008-2010,2016-2018);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研究客座教授(2013-2015)。研究领域:中国现代文学、民俗学。主要著作:《毛泽东诗词文学研究》(Complete Poems of Mao Tse-tung and the Literary Analysis, 2012);《中文发音与音节:印度学生手册》(Chinese Sounds and Syllables: A Handbook for Indians,2012); 《胡志明:中国监狱日记》(Ho Chi Minh: Prison Diary during his captivity in China, 2013)。
土耳其安卡拉大学语言学院教授、汉学系系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历史、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等。代表作:《孔子》、《实用汉语》。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东方学系常务副主任、副教授、文学翻译家,圣彼得堡大学孔子学院理事, 圣彼得堡市俄中友协副主席, 俄罗斯中国文学俱乐部负责人。主要研究领域:中国现代文学、俄中文学交流、翻译学。代表作:《中国文学史手册》《老舍与中国20世纪文学中的国民性问题》《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步伐:苏联解体后中国当代小说散文在俄罗斯的传播状况》《国家形象与文学传播:有关当代俄中文学交流的几点思考》《1930年代初中国民族主义期刊上的俄罗斯形象》等。
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系主任、教授,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史。主要著作:《杨廷筠:明末天主教儒者》、《可亲的天主:清初基督徒论“帝”谈“天”》、《本地化:谈福音与文化》、《文化相遇的方法论:以17世纪中欧文化相遇为例》、《礼仪的交织:明末清初中欧文化交流中的丧葬礼》和《礼仪之争中的中国声音:行记、社群网络与跨文化论争》等。
耶鲁大学神学院亚洲基督教和神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兼职研究员,曾任牛津大学汉学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文学与神学。代表作:Red-Light Novels of the Late Qing(《晚清的红灯小说》)、Chinese Theology: Text and Context(《中国神学:文本与背景》)等。
复旦大学哲学院教授、院长。主要研究领域:西方近代哲学、政治哲学、犹太-基督教哲学、法国哲学、比较哲学。代表作:《十七世纪形而上学》(合著);《政治哲学与汉语神学》(合著);《面对他者:莱维纳斯哲学思想研究》《论家:个体与亲亲》等。
丹麦前驻上海总领事,曾在丹麦外交部、欧盟委员会、私营企业和丹麦大学任职,曾任丹麦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院长(2007-2017)。研究领域:丹中贸易与投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代表作品包括《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合著,China in the 1980s),《指月之喻》(“To Point At the Moon-- (Only to See Your Own Finger)”),《从坚实的过去到充满活力的现在:1846年至2008年间大上海地区的丹麦人和丹麦公司》(丹麦文,合著,From a Strong Past to a Dynamic Present. Danes and Danish Companies in the Greater Shanghai Region 1846 to 2008)。
西方实践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家,拉丁美洲科学院院士,挪威科学与文学院(Det Norske Videnskaps-Akademi)外籍院士,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主要研究领域:认识论、实践哲学和社会理论。代表作:《中西方对话中的现代性问题》、《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