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麦克雷:早期汉学家与中国伦理学
早期西方汉学的一大有趣的特色即关注道德问题、道德观、伦理学、习俗和社会行为。在他们对中国的描述中,大多数早期汉学家(1580-1780)认为“伦理学”是中国人最...
-
柏拉克:中西哲学比较的可能性条件
本文依据诠释学与分析哲学,提出一个关于跨文化哲学对话与比较哲学的理论。我们主张一种全面“去本质 化”的方法。的确,在各种语言与传统之间我们总能发现相似与不同之处...
-
洪安瑞:当代文学的“绿化”
The Greening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rea Riemenschnitter University of Zur...
-
欧凯:土耳其的汉学研究
如大家所知,土耳其和中国之间有悠久的历史关系。今日在地理上相互远离的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却曾比邻而居,且长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也因而让他们成了彼此的老朋友。...
-
月光:中国唐代唐人和突厥人的文化交流:音乐和乐器
在历史上,战争、侵略、商业和政治条约让许多国家相互认识。拥有广大土地的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许多国家的邻国。突厥民 族是比邻中国而居的游牧民族之一,所以一直以来...
-
陈珏:新汉学”的回顾与前瞻——学术史研究新角度
本世纪“新汉学”的首次提出,始于一位政界人士:澳洲前总理陆克文。此后,又有其他国家的非学术界重要人士也相继提出“新汉学”的说法,彼此有同有异。这些“异中有同”、...
-
黎建球:汉学研究的主体性
主体性的研究自文艺复兴以来就已蔚为风气,但在汉学研究中的主体性却和传统的主体性大相径庭。 传统的主体性研究一般是以自我为中心并以一切归于自我为目的,而汉学...
-
方维规: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的“蓝本”:两部中国书籍《索引》
世界第一部中国文学史的蓝本:两部中国书籍《索引》 方维规 北京师范大学 就迄今所发现的文献资料而言,德国人肖特(Wilhelm Schott, 1802-188...
-
叶隽:“中德二元”与“易道源一”——卫礼贤与劳乃宣交谊与合作之中国文化背景
中德二元与易道源一卫礼贤与劳乃宣交谊与合作之中国文化背景 叶隽 中国社会科学院 本文以卫礼贤与劳乃宣的交谊为中心,探讨20世纪前期中德知识精英的交谊,指出 劳乃...
-
朴宰雨:论海外知识分子对鲁迅的几种接受方式:以韩国近百年接受鲁迅为例
论海外知识分子对鲁迅的几种接受方式:以韩国近百年接受鲁迅为例 朴宰雨 韩国外国语大学 鲁迅 1918 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以后,世界各地的知识分子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