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人。浙江大学文学博士、山东大学文学博士后,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儒学文艺研究中心主任。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威斯康星大学亚洲语言文化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汉魏晋南北朝儒学、官制与文学互动研究。
Naoko Taguchi,北亚利桑纳大学英语系教授,教授应用语言学和TESOL(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课程。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第二语言语用学、跨文化能力、技术媒介语言学习以及英语为媒介的教育。主要学术著作包括《应用语言学百科全书语用学卷》(合编,Applied Linguistics: Pragmatics Volume)、《第二语言语用学》(合著,Second Language Pragmatics)、《任务导向的教学和评估语用学》(Task-Based Approaches to Teaching and Assessing Pragmatics)、《语境、个体差异与语用能力》(Contex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Pragmatic Competence)等。Taguchi教授还是期刊《语言学习》(Language Learning)和《应用语用学》(Applied Pragmatics)的主编之一。
曾任马来西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系主任,马来亚大学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华人社团、华文教育、种族关系和东南亚华人及当代中国。代表作:《风雨如晦六十年: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研究论集》(2022年)、《当代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挑战与机遇》(2022年)、《马来政治霸权:华人的观点》(2007年)和《马来西亚华人政治和政治化,1957-2008》(2016年)。
丹麦前驻上海总领事,曾在丹麦外交部、欧盟委员会、私营企业和丹麦大学任职,曾任丹麦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院长(2007-2017)。研究领域:丹中贸易与投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代表作品包括《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合著,China in the 1980s),《指月之喻》(“To Point At the Moon-- (Only to See Your Own Finger)”),《从坚实的过去到充满活力的现在:1846年至2008年间大上海地区的丹麦人和丹麦公司》(丹麦文,合著,From a Strong Past to a Dynamic Present. Danes and Danish Companies in the Greater Shanghai Region 1846 to 2008)。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农村发展、乡村治理。代表作品:《选举事件与村庄政治》。代表性论文:《权利诉求中的实用道义意识——从理解农民选举上访信开始》(《中国乡村研究》,2013年第10辑);《部门、资本下乡与中国小农户经济的组织化道路——兼对专业合作社道路提出质疑》(《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仝志辉、温铁军)。
越南河内大学孔子学院本土教师兼行政协调秘书,新汉学计划越南雒鸿青年学者。武汉大学跨文化传播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跨文化传播、国际中文教育、中国国家形象。曾参与多个研究项目并在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发言。
邱业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河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跨文化比较研究和传教士文献研究,主持各类国家项目4项,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经文辩读视阈中的理雅各〈论语〉译解研究》《圣经关键词研究》,合著《莎士比亚与圣经》等。
范德康(Leonard van der Kuijp),哈佛大学藏学教授,南亚系前主任、内亚和阿尔泰研究委员会主席,德国汉堡大学博士,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协助 E. Gene Smith 创建了藏传佛教资源中心 (TBRC),即现在的佛教数字资源中心 (BDRC)。荣获过麦克阿瑟奖(1993年)、古根海姆奖(2016年)。学术领域包括印藏佛教思想、藏传佛教思想史、西藏文化史以及前现代汉藏和蒙藏政治与宗教关系。主要学术著作包括《藏传佛教绘画量度经:17世纪艺术指南》(合著,Handbook of Tibetan Iconometry: A Guide to the Arts of the 17th Century),《觉丹热赤(1227-1305)论佛教认识论和逻辑学》(合著,Bcom Idan ral gri (1227-1305) on Indian Buddhist Logic and Epistemology)。
叶翰教授是著名的汉学家和蒙古学学家,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儒学以及与中国和蒙古相关的中亚研究。早期曾学习汉学、土耳其学和哲学,1992年获汉堡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98年开始任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系主任,曾任慕尼黑大学文化研究学院院长,慕尼黑大学副校长,自2013年始任慕尼黑大学外事副校长,中山大学荣誉教授,2015年始任德国马克斯韦伯基金会主席,是《通报》《远东文物博物馆馆》《中国哲学》《国学学刊》等期刊主编,Lun Wen(《论文》)系列刊物创办人。著有Politik und Geschichtsschreibung im alten China. Pan-ma i-t'ung 班马异同 一书,是西方《史记》和《汉书》研究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越南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新媒体研究、国家形象。
肯雅塔大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研究项目:肯尼亚大学对外汉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策略。
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博导,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汉学博士,欧洲科学院院士,国际汉学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德中协会会长,世界汉学研究协会会长。主要研究领域:《红楼梦》、比较文学、翻译、跨文化交流、中国现当代文学,出版著作66部、译著33部,发表中英文论文33篇。曾荣获中国友谊奖(2020)。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副院长。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学术史、先秦两汉文学、《诗经》学等。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国务院侨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语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国际中文教育、第二语言习得、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外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法、汉语教师培养与发展、华文教育。主要作品有《对外汉语教学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汉语教学名家文选:吴勇毅卷》。
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优秀教师(2002),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及世汉学会课程与教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教学及教材编写。主要作品包括《现代汉语句子的主题研究》《怎样教语法——语法教学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任务型教学》(合作)、本科教材《对外汉语教学法》(副主编)、《现代汉语概论》(副主编),《实用汉语教学语法》(合作主编)。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1993获南京大学文学系博士学位。曾任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田家炳访问学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学部访问教授、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级研究院客座研究员。担任教育部全国高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大学语文学会副会长、《文选》学会理事、《文学评论丛刊》执行编委、《文学研究》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国古代文学。主要著作有《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早期经典的形成与文化自觉》《刘向评传》等,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谶纬文献与战国秦汉间文化构建”、“‘五经总义类’文献经学史研究”等。
江西上饶人。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出土文献与中国早期文本文化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应用伦理跨学科平台首席专家,《哲学家》《马克思主义哲学评论》辑刊主编。兼任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兼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应用伦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尼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秘书长、《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等学刊编委。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代表作品:《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文本语境中的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马克思与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斯密和弗格森》《法国启蒙运动与马克思的人类解放理论》等。
湖南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曾任教于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香港城市大学,瑞典皇家学院和欧洲学院外籍院士,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名誉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中西文学及跨文化研究。出版了20多部中西比较研究著作以及大量文章。代表作品:《道与逻各斯》《强力的对峙:从两分法到差异性的中国比较研究》《讽寓解释:论东西方经典的阅读》《不期的契合:跨文化阅读》《从比较到世界文学》。
法国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文化研究博士,法国蒙彼利埃保罗-瓦莱里大学文化研究院(IRIEC)研究员、驻华协调员。中国人民大学中法学院文化研究专业教学科研型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法国和法语国家研究院(法方)院长助理。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EHESS)、法兰西公学院(Collège de France)、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INALCO)访问学者。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海外汉学研究会会员。曾任教于法国拉罗谢尔大学。